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中国制造     
于敬龙 《新读写》2011,(5):21-22
本文通过明清时代的“中国制造”和现在的“中国制造”的比较,提出了“只有当文化与物质水乳交融、直至炉火纯青的程度,物质才会更富有价值,否则不过是简单的分子堆积或复制”的观点,视角独特。结尾处“血脉不断,文化就不断”的疾呼表现出当代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情绪和社会责任感,令人动容,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
于敬龙 《华章》2007,(5):55
高职语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丁玲,探索现代女性解放之路的先驱,她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作品,描述了我国现代女性追求解放的轨迹,她认为女性应该先独立,再追求革命,最后应该自强.身为女作家的丁玲处在政治的旋流之中,只能融合文学艺术性和政治性的冲突,遗憾的是,在她之后的作品中却难觅"现代女性解放"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子君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主要形象,她敢于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地与涓生同居生活,可以看出她的勇敢与无畏;但在男权社会里,她又是可悲和无助的,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子君向往着民主、平等、自由,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并没有彻底的在她的脑中消除,当她离开涓生时,已经预示着她生命的结束.  相似文献   
5.
于敬龙 《科教文汇》2007,(8Z):182-182
子君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主要形象,她敢于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地与涓生同居生活,可以看出她的勇敢与无畏;但在男权社会里,她又是可悲和无助的,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子君向往着民主、平等、自由,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并没有彻底的在她的脑中消除,当她离开涓生时,已经预示着她生命的结束。  相似文献   
6.
凌淑华也许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女性作家,但她却是表现女性情感世界最出色的作家,她往往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切入少女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刻画着人物最敏感的心理,在细微处写出真实的少女形象。拟就其作品中少女形象塑造问题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