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多媒体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常见误区的分析,对如何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提出了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投资、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卷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主要考点为代谢、遗传、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高考试题考查的主干知识仍然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些考点中,"渗透作用"是历年考查的重点、难点之一.本文就"渗透作用"做一下考点解析.一、对渗透作用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科研能力是指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针对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总体较弱的现状,阐述了培养高师生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提高中英文双语教学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要想提高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效果,必须正确认识双语教学,采取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合理地使用两种教学语言,不断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加强教材和图书资料建设,营造一定的英语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5.
科研能力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由于学校和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科研能力普遍较弱。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在师资、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为学生进行科研提供相应的支持平台;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调动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完善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6.
对于新教师来说,教学生涯中的第一节课既充满希望也面临挑战。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第一节课,为高中生物学新教师提出如下建议:在课前准备阶段,要准确把握课标,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充分了解学生;在教学实施阶段,要保持良好教态,运用优美语言,进行恰当板书,掌握合理节奏。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科学家访谈”栏目,展示了对施一公、袁隆平、许智宏、方精云、杨焕明五位院士的采访情况。栏目设计新颖美观,问题选择精心贴切,信息呈现多元多维,科学家表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育人价值,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每节都设置了1~5道“拓展应用”类习题。这类习题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对该节学习内容的拓展和应用,需要学生深刻理解所学概念和原理,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和灵感,综合运用多种探究方法和手段才能解答。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锻炼了多种能力,思想意识也会受到很大触动。因此,这类习题是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素材,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合理利用。下文分析了该类习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价值,提出了教学应用建议,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节为例,分析教材栏目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并提出了教学应用建议,为期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