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理想,表达了人们对传统大学所应承担社会责任之期望。在各种大学理想中,大学批判精神是其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当前,并不能说大学批判精神的缺失,只能说大学批判精神显得黯淡。  相似文献   
2.
职称评聘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做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应该确定相应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推行按学科设岗,完善职称评聘分开的晋级制度,理顺高校“双肩挑”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依据学术工作者以何种形式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源,学术创业可以分为岗位型、混合型和自主型三种.从这个角度而言,职业具有创业属性,学术职业具有学术创业属性.大学教师是学术职业的主体,学术创业属于大学教师的职业属性.根据属性论的基本观点,对象事物的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属性在现实层面的展现又取决于一定条件,从而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实践最终取决于教师主体尤其是政府或者高校对于相应属性功能的选择.基于属性展现的条件分析,推进大学教师学术创业,要以观念转变作为先导、以政策制定作为关键、以教师意愿作为动力,从认知、政策与物质三大环境全面培育学术创业条件.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所成功的创业型大学,都有至少一个成功的科技园区.相对于科研生产平台、科研管理平台来说,科技园区平台更能体现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科技园区,需要关注三点:聚焦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办园;完善配套服务,形成产业链条;凸显教育属性,打造人才基地.应该说,突出某个创业学科高峰是地方院校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的主导路径,形成产业群落是创业型大学建设创业园区的普遍规律,凸显人才培养特性是创业型大学建设创业园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6.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是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前提。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知识,其中包括高新科技知识,这是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联系的纽带。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来看,知识经济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又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两者存在互动性;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来看,高等教育的育人活动需要知识经济的物质保障,知识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育人活动的精神保证,两者存在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实质上是教学的专业化.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和个体学习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规律性.从而也就决定了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的可能性.不过,教师职业目前尚未实现专业化,属于一个形成中的专门职业.  相似文献   
8.
激活学术心脏地带是创业型大学理论鼻祖克拉克提出的五条建设途径之一,被我国高校视为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金科玉律.但是,在当前不少高举创业型大学旗帜的高校,往往将学术心脏地带局限于学科,忽略学院与专业.事实上,学院、学科、专业都属于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一所大学的二级学院,其实就相当于一所大学,既是相应师生的归宿,同时承担多重使命.如果在学院之外另建学科实体,势必导致资源的过度分散、人员的双重管理.专业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教学服务的重要创业平台,只有激活了专业,才能体现创业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市场中存在办学者对产权的诉求与产权归社会所有的矛盾;同时,我国民办高校属于投资办学,而不是捐资办学,其追求利润空间的价值取向与法律上不以盈利为目的规定相矛盾,其盈利行为的事实与合理回报规定不明确、税收政策尚未确定相矛盾.这些,都是源于产权不明晰所致.从美国股份制公司的运行模式来看,可以为实现民办高校产权明晰找到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办社会的困境让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假象:企业办教育会拖跨企业。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举办的教育实体,不仅让教育发展良好,而且给企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回报。在开辟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和创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探讨企业创办高等教育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