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李国云  代宣军 《大众科技》2017,19(12):31-34,53
以Sn3.5Ag0.75Cu无铅焊料作为LTCC与PCB互联材料,构建其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统一粘塑性Anand本构方程反映无铅焊料的力学特征,在分析模型上施加-55℃~125℃的6个周期温度载荷,分析了焊点应力应变在互联结构上的分布与变化情况,可知互联焊点阵列外部的焊点应力、应变最大,是互联的薄弱环节,并基于Engel-Maier C-M修正式预测了互联热疲劳寿命。此外,对焊点直径、焊点高度与互联热疲劳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焊点高度一定时,焊点热疲劳寿命随着直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再急剧减小,当焊点直径一定时,焊点热疲劳寿命随着高度的增高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
以麦弗逊式前悬架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把悬架运动学作为仿真分析的理论基础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并优化。运用ADAMS软件中的Car模块建立起麦弗逊式前悬架系统,并以Car提供的仿真平台对其四个定位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得到的仿真分析数据,对悬架系统各部件的硬点坐标进行优化,所得悬架系统车轮定位参数对改善汽车操纵性和减少轮胎磨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根本,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机械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及多层次、立体化的校企联合的校内外工程实践培养平台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工程应用与实践、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地方院校的学科专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多样化的机械工程人才需求,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结合地方院校的特色及多样化生源的特点,探讨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给出了按照多规格培养目标,实施分梯度、分类地培养的内容与方法.形成一套较完善的适应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教学文件和措施.加强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快速发展的机械行业提供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