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文对龙应台教授所开设的选修课"批判阅读"的"一张考卷"作了分析。认为:龙应台教授立足于"人的培养"精心设计了这份考卷;考卷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尖锐性;视点高远开阔且有必须的知识密度;试卷整体逻辑严谨、思考缜密;对考生之思维有充分的激活能力;在技术上也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协调性"。对我们如何出题、出怎样的题、以怎样的用心出题都极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适先生(1891-1962)有一短篇名作:《差不多先生传》。不长,千余字,抄录如下: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民。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对俄罗斯文学有兴趣的读者,大约都是知道或听到过所谓“别车杜”的说法。这一称呼乃是指俄罗斯19世纪著名的“三大批评家”:别林斯基(1811-1848),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杜勃罗留勃夫(1836—1861)。他们在哲学、美学、批评方面的理论建树,倍受世人与后来者的仰视。“三大批评家”中,车尔尼雪夫斯基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他不仅是位大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长篇小说《怎么办?》(1862—1863)、《序幕》(1877)等便是他影响深远的杰作。  相似文献   
4.
布朗蒂姐妹     
(本文系《英国小说家论》一书第十一章,据纽约弗里波特图书出版社1971年版译出。)夏洛特·布朗蒂,1816年4月21日出生于约克郡的索恩顿。艾米莉·布朗蒂1818年出生于约克郡的哈沃斯。安妮·布朗蒂出生于1820年。三姐妹的诗集在1846年出版.《简·爱》1847年出版;《雪莉》1849年出版;《维列特》1853年出版;艾米莉·布朗  相似文献   
5.
正如提起莫泊桑便想到他的《羊脂球》一样,我们会同时想到另一篇可与《羊脂球》称为双璧的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达到一个相当高度的短篇小说杰作:《项链》。只要知道莫泊桑,便会知道这篇作品。只要谈过莫泊桑,便会谈到这篇作品。 《项链》是莫泊桑在他的创作成熟期与创作繁荣期的1884年的作品。最早发表在同年二月十七日的《高卢人日报》上。 《项链》写的是一个普通的故事:长像漂亮却又生于寒门的小职员的女子玛蒂尔德因社会地位低下,迫而嫁于属同阶层的教育部的小科员罗瓦赛尔。但她希冀豪华的生活环境、精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对这一活动作学院式的论究,自然会使问题变得十分复杂,但如作化繁为简式的讨论,也可变得甚是简单,尽管任何对事物的简单化表述都可能是一种冒险、一种对复杂性与完整性的侵犯,但也许可以说:事物在其初始与其最终都是简单的,复杂只存在于其进行中的过程。比如:当神话这种对于几乎任一民族都属最早的文学活动、最早的文学创作、最早的文学作品出现时,关于“文学”的“理解”(或我们文明人称之为“意义”的东西)在哪里呢?它只不过是“它在那里”的一种“自然”而已。这一现象告诉我们的是:先有所谓“文学”的“事物…  相似文献   
7.
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及其形成的文化对当代文学是一种“图像”对“文字”、“标准化”对“个人化”、“世俗化”对“精神化”、“强迫性”对“自主性”的高强度的挤压;面对这一挤压,有的作家、批评家作着顽强的抵抗,有的向“图象”与“世俗化”投诚,有的则既留意“文字”又关注“图像”,既寻求“精神”又留意“功利”,具有两栖色彩。  相似文献   
8.
《牛虻》(1897)这部小说在今天40岁到60岁间的中国文学读者中可谓耳熟能详。所以如此,原因大约有二:其一是因为它的内容是描述意大利一批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的统一与独立的不懈斗争,这一“革命”题材与中国50年代到70年代的“革命”颇是相宜(尽管它最终也没逃脱被批判、被否定的命运),而且,作为同样受到推崇的“革命文学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32—1934)一书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也对此书欣赏有加并大受影响,更使《牛虻》声名远扬。其二,在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的20年中,中国的普通文学读者能够接触到的“外国文学…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当代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Calvino1923—1985)是一位世界一流的小说家。编纂思路明晰、翻译队伍整齐、编校质量甚高的五卷本《卡尔维诺文集》的出版,是当代外国文学译介中的一件要事。它为国内仍在升温的"后现代主义"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对象;它可能对中国当代小说家的创作产生启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手段在高校课堂教学的普及有其合理性与有限性,在以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教育为目标的文学类课程中,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文学知觉能力、想象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文学类课程的多媒体应用中,我们应该防止工具理性主义,重视和强调文学类课程的文学审美教育和人文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