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伍怀林 《成才之路》2011,(32):71-71
教材简介: 《郑和远航》一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简要地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要意义,有力地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出色的航海技术和可贵的探索精神。课文篇幅较长,但是层次非常清楚,围绕“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把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中心环节,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着提问“高耗低效”现象:提问过多,课堂成了没时间思考的“满堂灌”;  相似文献   
3.
目前,"阅读教学,‘读’占鳌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观点正引领着语文教学。不难理解,这些观点都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可是,部分教师却片面地将"读"引入了课堂:大声读、小声读,女生读、男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通篇读、局部读;读的效果不问,只要课堂上有读,他们就认为这是规范的语文课。殊不知,读不是外在的表现,而是内在综合的呈现。  相似文献   
4.
伍怀林 《学子》2014,(4):21-22
正教育公平是当下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最终价值追求,也是教育发展和教育伦理的本质规定。教育公平在不同和管理层有不同的内容和考核视野。就当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育形式来说,课堂是最底层、最微观的场所,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重要的场所。抓实课堂公平这一底线非常重要。它是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  相似文献   
5.
许多教师都在追求"高效课堂",却忽视了依据学生特点去锻造课堂美。其主要表现为:以零打碎敲代替了对话,以热闹遮蔽了思考,学生思考无序,思维无根;关注了语文,却忽视了语文背后的"人",淡化了"人"的个体生命,忽略了"人"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不到律动;课堂以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影响学生终身自觉需求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好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要让学生把握文脉,习得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其精妙的表现手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要营造一种最利于散文教学的课堂文化气息——散文化的课堂氛围、散文化的讲解方式、散文化的师生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基础、补充和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一些学校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阅读状况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一是阅读内容单一,学生书包里有的只是练习册、大试卷;二是家长不重视,95%的家庭从不给学生买课外读物(除了学校规定的极少数书籍),家中也没有一定数量的藏书;三是教师不重视,他们  相似文献   
8.
学校中层干部在学校管理中,始终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犹如一块"夹心饼干",上挤下压。这一群体虽然处于这样的特殊地位,但他们是联系校长和教师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工作执行力强弱的集中体现。如果"中层"不能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则会给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执行带来很大阻碍。那么,"中层"这一群体,在执行学校决策方面有什么困惑?学校又该如何提高"中层"的政策执行力呢?一、"中层"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当下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最终价值追求,也是教育发展和教育伦理的本质规定。教育公平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不同的内容和考核视野。就当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育形式来说,课堂是最底层、最微观的场所,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重要的场所。抓实课堂公平这一底线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教育公平的主要实施渠道,是体现教育公平的过程指标。那么,如何实现课堂公平呢?  相似文献   
10.
“价值问题”是教者潜心研读教材后设计出的含金量高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必须对学生构成吸引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能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科学、社会、人生等有益的启示;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索、讨论、理解、品析、创造,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具有指向语文学科的向心力。它是提高质量的基石。那么,我们怎样设计出“价值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