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石评梅是活跃于中国二三十年代文坛上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时间不长,但留给后人的作品却不少。她的作品以散文和诗歌见长,大多是生平的自叙、心灵的坦露和真情的抒唱,是“自剖”文学。石评梅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这是社会时代的普遍性和个人的偶然性相结合的使然。尤其在与高君宇的爱情问题上,相爱又不敢爱,徘徊莫定,直到高君宇逝去才得以解脱,却又痛悔永失爱人。在她的哭悼文中,一改以往东方女性温柔含蓄地表露感情的形象,而是以呼天抢地,撕人心肺的大胆直白震撼读者,构成了同时代文学史上无人替代的石评梅式创作风格。同时,石评梅的悲苦一生以及无性的多愁善感,使她的作品冷艳、凄清,充满“感伤”的情调。当然,石评梅的创作风格并非单一化,《我告诉你,母亲》这类诗歌便具雄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阅读材料标注拼音的不同方式对留学生汉字的字形学习具有影响.本研究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法,探讨了不同注音方式对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全文注音条件下的学习成绩最好,而生字注音和拼音在前条件下的成绩最差;学生能自动利用语境学习新的汉字,而且,语境的效应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时间方面的表达,并且各自构成系统。汉语的时间表达系统中除了有时间名词,时间副词,表时态词语,还存在大量的时间短语。时间短语指的是由数个词语构成以表达时间概念。本文要考察的是日本学生在学习使用时间短语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情况,考察的对象主要是由“时”,“时候”,“时间”,“期间”,“时代”,“日子”,“天”等作为中心语构成的时间短语,以及由“从”,“到”,“前”,“以前”等构成的时间短语。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文化艺术转型包含了众多艺术门类的整体艺术思潮和审美文化,也指涉了社会经济、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的全方位变化。这表现在社会市场化、阶级分层化、意识形态的淡化与分化,大众传媒文化尤其是影像文化或视觉文化的崛起,审美的娱乐化、感官化、消费化,艺术的大众化、世俗化、平面化和商品化等方面。这种转型体现于从以第四、第五代电影为主体的“新时期”到以“第六代”和“第六代后”电影和娱乐化、商业化影视文化趋势为主体的“后新时期”的话语转换之中。文章进而分析论述了影视艺术在结构、视角、时空意识等话语转型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一种以描绘现代大都市市民为主体的“凡人”或“平民”的文学,正悄悄崛起并迅速为当代文坛所注目。这就是被冠以“新写实小说”称号的小说潮流。单以“新写实”的指称看,这里的要义在于个“新”字。当代文学,历来就是现实主义传统厚实而深沉,若仅仅“写实,本不致于引发这么多的关注和争论、正是这“新”字,揭示了当前这股“写实主义”潮流具有某种与时代之发展合拍抑或超前于时代的“新”意。即在“写实”的表层文本结构中,蕴含了颇多耐人寻味的现代胸怀和现代意味。李晓小说的荒诞感也罢,刘恒小说的个本生存需求与艰难窘境也罢,或者象刘震云小说所透露出来的深沉文化反思意向,都无不生成转换于表层文本结构和叙述方式的不折不扣的“写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散文的“文体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的散文文体变革,始于80年代中期,繁盛于90年代;在艺术思维的新变与拓展上,表现为抒情的放逐与象征的离异;同新时期的小说与诗歌相比,散文的发展与深化也有“向内转”的过程,从而引发了散文文体众多因素乃至全方位的变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