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封建时代,凡是皇帝的指示和命令,都被称作“圣旨”。“圣”指皇帝,“旨”即旨意,“圣旨”就是皇帝的旨意。其实,“圣旨”只是一般通称,在具体应用和形成文字时,是分为“制”、“诏”、“敕”、“谕”、“诰命”。“敕命”等种类的,应用时有着严格的区别,不可随便相互取代。 制,又叫传制,宣制。汉代宫仪规定:“汉礼仪日,天子称尊号曰皇帝,言日制。”因此历代都以帝王之言为“制”。“制”主要用于国家大政,如科举的殿试、封官授爵等文书,都用“制”的形式颁发。制文体制,首句都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而后才是正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是篇史论,文中所引史实比较复杂,课本注释又较简要,成为教学难点之一。现据有关资料,对课文所涉史实作些介绍。一、梁燕契丹,晋王三恨。晋王即李克用,西突厥沙陀族人,本姓朱邪。因其父朱邪赤心助唐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赐姓名李国昌,其后代从此皆姓李。李克用助唐镇压黄巢起义后,出任河东节度使,自此割据一方,不久又封为晋王,权势益彰。其子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诗与生活》里说,1930年他报考青岛大学英文系,虽然数学不及格,但因国文获得98分的优异成绩而被中文系破格录取。当时主持国文阅卷的是著名诗人、学者、时任青岛大学中文系主任的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一向以阅卷严格著称,在他手下,作文能得个60分就很不容易了,而臧克家竟只差2分即为满分,这正说明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赏识。  相似文献   
4.
姜夔的《扬州慢》是一首追怀丧乱、感慨今昔之作。南宋高宗时,金兵曾两次南侵。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占扬州、全城焚掠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再度南犯,扬州又遭严重破坏。扬州复遭洗劫后十五年,即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姜夔经过扬州,目睹空城,怆然感慨,写了这首词。全词表现了作者悲凉痛惜的思绪,系姜词中反映现实较为深刻的一篇。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后妃”的“后”,是指古代帝王的正式配偶。那么,为什么要称帝王的妻子为"后"呢? 据(说文解字》解释:"后,继体君也。"继体君"就是君主的后嗣,即君位继承人。  相似文献   
6.
《<指南录>后序》第四段从“诋大酋当死”到“而死固付之度外矣”,一连串的综合排比句连用了十八个“死”字,气势磅礴,表现了作者守义不屈、誓死报国的爱国精神。这十八个“死”,句句都是写实,现依原文顺序,将相关史实述要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说明的方法     
写作说明文,关键就在按照一定的顺序,用准确、简明、周密的语言,对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作出实事求是的说明。说明的方法很多,运用也比较灵活。下面以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三册的说明文为例,对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作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