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伦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批判继承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及合理成分, 如仁爱、和谐、尚义、诚信等精神,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加强新时期企业职业道德建设,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文章研究了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芦丁在碳糊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扩散控制的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准可逆过程.芦丁的氧化峰电流与芦丁浓度的平方根在1-1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芦丁片中芦丁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线性高分子聚合物葡聚糖对大分子物质的筛分作用,通过改变大分子蛋白的电泳淌度,扩大迁移时间窗口,将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成功地运用于相互作用分析中,测定了伊贝沙坦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建立了测定具有相似淌度的药物与蛋白之间结合常数的模型,进一步发展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槲皮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吸附控制的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准可逆过程,电子传递系数α=0.53.槲皮素的氧化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10-7~6.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应用于槐花米中槲皮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苯甲酸电离常数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电位法、电导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苯甲酸的电离常数.用三种方法测得的pKa分别为:4.03,4.08和4.20.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苯甲酸电离常数值最为准确,但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雪碧中二氧化碳含量定量测定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应用中学教学仪器进行准确定量分析,通过误差分析引入"称大样"的实验思想来解决在没有分析天平的情况下的定量分析问题,同时通过误差分析引入"空白实验"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本实验对中学开展定量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利用紫外光谱实验数据使用Origina件绘制光谱图并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的方法,文中还给出了一些Origin作图技巧。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三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含量.该方法使用RTX-5为色谱柱,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为内标,FID为检测器,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35~0.560 mg/L,检出限为0.01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14%~0.60%,加标回收率为99.8%~103.2%.  相似文献   
10.
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碳原子线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裸玻碳电极上表现为不可逆的电极过程,而在碳原子线修饰电极上氧化峰和还原峰的电位差为0.048V,为准可逆过程.另外,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检出限为1×10-5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