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何永顺 《教师》2015,(4):69-70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其固有的特点,即在初中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并掌握相应的文言现象,如120个实词、18个虚词、古今字、通假字、特殊句式等,要求相对较高,内容也相对较繁杂。如何提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改变教与学冷热不对称的不利局面,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直面的难题。本文尝试从读、记、乐三个方面作一个探讨,并希望能为破解文言文教学难题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融入到人们正常生产生活中,信息技术的推广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们对空间信息的需求,也是目前我国实现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首要选择。在信息技术当中,地理信息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发展成为并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电力企业的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完善管理的制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已经逐渐成文电力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化能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也能维系一个地域内多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湖南省江永县地处湘南边陲,是湘、粤、桂三省交界地,岁月的更替留下了斑斓的足迹,亦形成了多彩的江永地方文化。江永的区域划治交替频繁,据《江永县志》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南方设南海、苍梧、桂林等九郡,江永所属地域当时设谢沐县,隶属于苍梧郡,地治属广西。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名永阳县,隶属零陵郡,地治属湖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名为永明县,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时隶属于道州府,地治仍属湖南。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江永县,属永州市管辖。历史变迁,风云变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江永县内的“楚粤通衢”(现称“永明古道”)一直是湘、粤、桂三省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要道,有着“湘南丝绸之路”的美称。明清时期,中原人口大量迁入江永,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汉文化,受湘、粤、桂三省文化的交替影响,江永地域文化形态多样,既有原生态的瑶族文化,也有瑶汉文化交融后产生的农耕文化。这些文化深深扎根于江永的百姓生活之中,形成了别开生面的地方特色文化,在现代文化舞台上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何永顺 《教师》2015,(5):19-20
经济大潮背景下,留守儿童增多,农村中学人格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全人格成为一个难以逃避的新课题.本文所讨论的人格,主要是教育学意义上的人格,即整合了教育学、哲学和心理学范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