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已成共识,但教学观察与调研表明,在数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数学探究精神匮乏、探究能力低下,对探究的策略与方法十分生疏,教师因学生探究费时和教学用时紧张,无法给学生腾出充裕的思考时间。合理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必须正视以上课堂教学实情,依教情时常开展探究示范教学,让学生掌握探究的策略与方法,依学情在学生探究时点拨激励,助其形成主动探索的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2.
知识关系建构是众多学习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也是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内涵与主要思维特征。忽视知识关系建构重要性易导致两个问题:使课堂教学异化为例习题教学;使学生无法掌握解题策略与基本思想。重视并善于进行知识关系建构的数学教学具有显著成效的主要原因:可帮助学生构筑扎实的学习基础;可帮助学生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借由知识关系建构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进路与方略:以探究示范教学,引导学生研究知识纵横关系与“簇知识”;促成“结构性理解”,启发学生感悟作为知识结构精髓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介绍了黄金分割、斐波那契数列和分形几何等三者交织而成的知识花絮,旨在说明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发掘并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且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美学文化常识以增进教与学的乐趣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称”一词,译自希腊语,其含义是“和谐”、“美观”,原义指“在一些物品的布置时出现的般配与和谐”.著名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魏尔说:“美和对称紧密相连”,对称性是数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现实世界中,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对称性,广泛  相似文献   
5.
通常,在解数学题时,我们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问题的依据是解数学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并采用归纳、演绎和类比对问题进行推理.但是,一般来说, 对一道没有现成解题模式可循的问题,为获得解题的成功,我们还会进行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6.
孤独导致绝望与民族的覆灭──浅析《百年孤独》主题之一余明芳多米尼亚《此刻》杂志发表文章说:“只要人类存在,人们总会谈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一九八二年在宣布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时指出:“在加西亚·马尔克斯创造的这个...  相似文献   
7.
怎样联想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记忆与联想》一书中这样记述:“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而产生联想.”他的这一想法在后来形成了用以指导联想的三个基本法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中,对称现象丰富多彩,在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知识,教会学生欣赏对称美,培养对称意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数学美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进程,提高学生的对称思想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文化素养主要包括数学精神素养与数学思维素养。数学在真善美三个方向的精神追求,深刻体现了数学精神素养的内涵要义。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发挥学科课程内生德育资源的育人功效,从以下三个进路富有方略地促进学生数学精神素养全面发展:在数学知识与问题的教学中涵育求真精神,着力提高求实、求理、求广、求新的意识与能力;在阐释数学的善益功用中涵育益善精神,致力深化益知、益事、益国、益人的观念认识;在数学理论建构与问题解决中涵育唯美精神,适时启悟唯简、唯序、唯统、唯和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10.
正六面体是五种正多面体中的一种,它有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如果将数学定义成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那么,正六面体是空间构形的基本方式,是欧几立得几何思维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