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难点辨析1.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①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②1905年和1916年,爱因斯坦相继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绝对的时空观,指出了...  相似文献   
2.
【热点综述】据统计,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约有3.41亿,约占全国13.08亿总人口的26.1%。未成年人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非常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亿万家庭的期盼,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在课前备好课,还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后记”。一个比较完整。规范的教学过程,即应有课堂设计,也应有“教学后记”。所谓“教学后记”,就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该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教后的感受进行记录,对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总结,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以利于日后教学借鉴,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写好“教学后记”是教师备好课的重要一环,既能帮助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又能加深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还能有助于实现“轻负担、高质量、高素质”的现代…  相似文献   
4.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是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进入太平洋,走向世界的最佳对外通道,也是欧亚大陆桥主要起点。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从沿海起步.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5.
人文主义者还信仰天主教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祖孝 《历史学习》2003,(11):11-11
在教学中,往往注意到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攻击,错误地认为人文主义者都放弃了天主教,走上了与天主教会决裂的道路。事实上,人文主义者大多是正统的天主教徒,不反对宗教,也不反对罗马教廷对西欧世界至高的统治地位,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了对教会的忠诚。人文主义者与旧势力有着更多的政治上、经济上的联系。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艺术大师都是在教廷的庇护下进行着文化的创新活动。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深受阿维农教皇的宠信,享受教会产业的收入。著名人文主义者洛伦佐·瓦拉也在教皇尼古拉五世的宫廷供职。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直接为教廷的宗教艺术献…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36~37页中写道:1938年11月,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声称侵略战争的目的在于"建立东亚新秩序";"国民政府倘能抛弃从来错误政策,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事拒绝".为"建立东亚新秩序",又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这里的"大东亚新秩序"与"大东亚共荣圈"是不是一回事,其实质是什么?下面概言之.  相似文献   
7.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如何呢?过渡时期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变为后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里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模式需要新观念 ,历史教师如何面对课程改革、教材改革 ,明确新的教学理念 ,确立新的教学思想 ,寻找符合高考模式的新方法和新视觉 ,以利备考复习教学。其实 ,复习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 ,最主要的是看它的效率和质量和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加以突破。一、明确新课标要求和课改思想 ,做到有的放矢新课标和课改思想的出现必然要引起高考命题的相应变化 ,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 ,认真领会 ,做到有的放矢。以课标要求为准绳 ,重新组织教材的结构 ,以新的视觉和理念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如以往中国近现代史专…  相似文献   
9.
创新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已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结合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历史创新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以求教于同仁。摸拟创新。摸拟创新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 ,主动参与 ,进入历史情景 ,感受历史过程 ,认识历史问题 ,使过去的历史“现实化” ,抽象的历史“具体化” ,从而增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使认识情感得以发展。模拟创新教学过程是 :教师先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环境和文化的产物,是后天习得的。“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欠缺的心理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动形象的讲述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