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环境导致的交往差异是20世纪前期桂东北平地瑶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代梧州开埠通商促使传统城市经济发生深刻变革,新式航运业、百货业、经纪业和近代工业逐渐成长为梧州的主要经济行业.随着近代城市经济的功能和地位日益提升,梧州逐渐发展成为近代广西最大的贸易13岸和工业中心.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和战事人祸的交相煎逼,清代广西形成了流入城市的庞大灾民群体,对城市统治秩序形成巨大冲击.出于稳定社会秩序之需,城市当局积极启动救灾响应,动员政府、民间双重力量开展赈济活动,形成清代广西城市赈灾责任主体的多元化、官民力量耦合的赈灾机制.  相似文献   
4.
清代广西地方官府着力加强火灾预防、消防设施建设与火警巡查、失火责任追究、火灾扑救等城市消防工作的制度管理,构建官民互动的消防运作机制,客观上促进了民问力量在城市公共领域扩展,也推动了清代广西城市消防事业的近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代梧州开埠通商促使传统城市经济发生深刻变革,新式航运业、百货业、经纪业和近代工业逐渐成长为梧州的主要经济行业。随着近代城市经济的功能和地位日益提升,梧州逐渐发展成为近代广西最大的贸易口岸和工业中心。  相似文献   
6.
近代时期中西交往的不断发展促成南宁主动开港通商。港口开放加快了南宁市政交通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近代化进程,对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动力,推动南宁由一个传统封闭的河港转型为近代泛北部湾北部区域的外贸枢纽港。  相似文献   
7.
论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俗文化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广西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其开发利用虽初见成效,但也出现了“发展性破坏”等深层次问题。只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明清商人会馆中的封建宗族文化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商人会馆中的封建宗族文化传统起源于商帮的封建宗法性,具有特定的文化载体。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它呈现出时代新内容,推动着商人组织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9.
侯宣杰 《考试周刊》2010,(4):232-233
本文通过分析清代广西边疆的区位、气候、地形、江河及资源等自然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历史影响.从历史角度证实自然生态环境是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环境因子.对区域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末,广西新式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军政教育渐次发展,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推动广西边疆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引领地方社会的近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