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岳阳楼记》是如何一步步推出观点,并表明自己对朋友的规箴之意的呢?这是学生理解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启发、诱导学生通过对文中的“明比”和“暗比”的理解来突破这个难点。首先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明比”。要使学生准确理解文中“明比”的内容和作用,应抓住文中的两个“异”。第一个“异”引出第一组“明比”,这便是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表现出他们“物悲则己悲,物喜则己喜”的情感变化,道出的是人之常情,为第二组“明比”铺陈蓄势。第二个“异”引出第二组“明比”,就是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迁客骚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二者的差异,突出古仁人的情操伟大而高尚。最后作者以古仁人自比,虚推古仁人,  相似文献   
2.
侯瑞琴 《海外英语》2014,(4):203-204
迂回表达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更是人们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该文对法语双宾句中动词的迂回表达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对迂回表达的原因作了粗浅的分析。希望大家在法语教学中,不拘泥于纯粹的语法教学,对于迂回表达的交际功能能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致使因素→变化→状态”序列,是以事件认知模型为基础的普遍致使结构。然而在图式化成法汉被动句时,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本文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某些法汉被动句的局部不可对译性、主语的受事性等大家通常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