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年,老爸从千里之遥的故乡来看我,又同我谈起了老家门前的紫荆花。老爸 30岁那年初为人父,生下我这个“千金”,他特意在门前土坎上栽上了一棵紫荆树。   我是个爱幻想的女孩儿,长到上学的年龄,便喜欢异想天开,总想插上翅膀看盆地外边的世界有多大,总想追逐月亮同月亮比赛看谁跑得快,总想架着天梯上天采摘心中最亮的那颗星,总想有一天长成巨人拿阔斧把盆地四周的大山劈得一马平川。在放飞的思绪中,紫荆树一天天长大。   长大的紫荆花树干光滑,很少有旁逸斜出的枝枝桠桠,叶子深绿深绿,花儿白里透红,它灵性地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说女儿是妈妈的一本书,那么学生就是班主任的一本书,我在书页中宿营,认真阅读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走进语文课本,或慷慨激昂,或轻歌曼舞,享受课堂愉快教育的春天;课间,我坐在游戏的篱笆墙上,在肢体语言的海洋里游泳;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里,我是坚强伟大的"鸡妈妈",孩子们心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3.
难舍亲情     
攥住这张照片,心里充盈着一股温暖的亲情。小妹,你用智慧和孝心拯救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   小妹是个女强人。为了还清为父亲治病的医疗费,毅然放弃了学业,替多病的母亲挑回一担担水,背回一捆捆柴。后来,又背上满背篓父母的叮咛南下广州闯世界,带着川妹子特有的勇敢和智慧,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用稚嫩的双肩扛起搬运活,挑砖,扛水泥,运沙子,晒黑了白皙的皮肤,磨肿了单薄的双肩,然后把掺着汗水和泪水的钱寄回老家给父亲治病。   小妹在奋斗中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她着意选择愿意做“倒…  相似文献   
4.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伴随着这首歌优美的旋律,我深情地端详着照片上的这位老人——年近8旬的范秀英校长。 范校长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一辈子,1987年退休后,她的儿子让她进城安度晚年,可她人在城里,心在农村。当时她任教的村校,是年久失修的危房,孩子们无法上课,范校长看在眼里,疼在心  相似文献   
5.
昨晚,我们母女在餐桌上谈了很久,你从哥哥的成功中吸取经验。我们一起看京北著名作家迟子建的经历和创作,一起读迟子建的《雪山的长夜》。看到迟子建辛酸奋进的经历,你说“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文献   
6.
阳光调皮的在校园奔跑,暖暖的照在孩子们脸上,孩子们的笑脸显得干净清澈,笑脸像一朵花,我远远看着他们滑滑梯,荡秋千,踢毽子,丢沙包,跳大步,小鸟在校园上空鸣叫,我的心情如初冬的太阳灿烂,突然一个孩子从滑梯上摔倒了,我走过去把他拉起来,伸出大拇指,他破涕为笑,不哭了,倾听他们叽叽喳喳的声音,看着他们跳动的身影,有位家长朋友说我,你真有福,享受教育,享受童真童趣,体育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我当鸡妈妈,  相似文献   
7.
俞传美 《辽宁教育》2013,(2X):21-22
<正>孔子提倡孝道,主张对父母要尊敬、奉养,不违背父母意愿,至今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父母生时要事之以礼,死后要依礼安葬,依礼祭祀,经常追思。正确的弘扬孝道思想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心,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小家是大家的一个缩影,是大家的一个细胞,当一个小家其乐融融,那么,无数个其乐融融最后会变成一个大的其乐融融,那就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人讲究格物、致  相似文献   
8.
雨后初晴的校园墙角里站了一群红领巾,潮湿的砖块下,同学们一边在用小木棍拨弄着蜗牛,一边兴高采烈地唱着童谣,"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蜗牛背着房子在潮湿的墙角慢慢爬行,慢得让人心疼。小时候,故乡山多水多,稻田多,蜗牛多。我像男孩子一样喜欢逮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之歌     
劳动,这是一个充满阳光香味儿的词语,劳动洋溢着幸福感。劳动使我常常想起妈妈。清晨,天微微亮,妈妈走向菜园,浇水、修枝打杈啊,淡淡的菜香味儿弥漫在空气里。春天,我们山里的孩子会赶着羊群走向山坡,羊群在草地上像流动的白云,小伙伴的读书声和叮咚叮咚的小溪合奏出最美的音符。赶着羊群回家  相似文献   
10.
项城市李寨镇育才中学俞传美我与《河南教育》相识相知仅5年。5年中,我把她当做班主任工作的参谋,教学、教研工作的良师益友。自从细心解读她,方知她的内容深邃;边读边悟,越感到她的实用。我曾经是一个情感、求学征程上的伤员,自认识《河南教育》后,我受伤的心得到抚慰,从此振作起来,将我酸甜苦辣的人生,写成了《坎坷人生路》投寄编辑部。文章在“教师生涯”栏目发表了,捧着样刊,我不禁泪花盈盈。那美丽的封面,新颖的版式,可读性很强的文字,都令人耳目一新。我的文章能在其中占据一页,令我感动,编辑老师对我的厚爱催人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