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哲"方东美极为重视道家的艺术精神。他以形象的比喻"太空"来描述道家妙不可言的胜境,此真理、真实之"太空"胜境,为道家艺术精神的指向。超越、解放与"坐飞机"升迁等,为道家艺术精神获取的途径。道家艺术精神运转无穷,像"同心圆"扩散一样,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专业基础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如何使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适应专业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进一步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样的专业基础课,适用于许多专业,掌握了专业基础课知识,等于同时打好了几个专业的基础,不论学生今后是否专业对口,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俞娟  杜逸鸣  黄其新 《科教文汇》2008,(25):107-107
电气控制实践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对电气控制实训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思政教育来说,坚持“显隐统一论”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显隐统一论”的内涵拓展、理论渊源、现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内涵拓展注重探究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教育理念、主题和途径上相统一;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先进教育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西方思政教育观等;现实建构包括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优势互补、整合融通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在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面前,江都县广播电台充分发挥有线广播的应急功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将全县的灾情以及抗洪、自救的信息迅速及时地传递给听众。《本县新闻》节目由过去的15分钟,延长到了30分钟,信息容量达50条之多,且90%是当天发生在抗洪第一线的消息;《江都生活》节目由过去每周三档,增加到每天一档,大量地报道灾  相似文献   
6.
一、凭粉笔写风神——以人教人在师德建设中,教师应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学习他"以人教人"的教育思想,加强自我修养,以完善的自我去教育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具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以人教人",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以人教人"的真正内涵,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体验。  相似文献   
7.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无小事,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遏制建设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减少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尽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局面的根本好转.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探讨,在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俞娟 《考试周刊》2022,(1):97-100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发展,想象力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各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力对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并不够,而小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开拓和培养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高...  相似文献   
9.
10.
俞娟 《大观周刊》2013,(11):265-265,273
“生本课堂”是新提出的一种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俗话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这就得采用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为了使生本课堂的模式更成熟,课堂效果更显著,本文特意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