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伴随着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社会呼唤具备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反思传统教育,恰恰在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参与能力方面相当薄弱,这也是高中政治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高中政治课堂要实施参与教学,其主要策略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教学设计,就是要通过预测学情,预测可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教学重点,使目标更加全面而明确,成效更加凸显且持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主体性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主体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应该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习方式、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教学设计上,都要兼顾学生主体和课程标准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其典型观点就是认为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赏识教育"风靡之时,批评教育渐渐成为被教师遗忘的方法,有的学校甚至禁止教师使用任何批评类的语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总是用"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容易使学生产生盲目乐观的思想,失去帮助其客观认识自我价值和克服脆弱心理的机会.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六条指出: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那么,班主任开展批评教育有什么必要性和策略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