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潜伏,即隐藏,埋伏. <逸周书·时训>:"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以大兵潜伏於阜陵俟之,凌觉而走." <北史·拓拔顺传>:"长子朗,时年十七,枕戈潜伏积年,乃手刃康奴,以首祭顺墓,然后诣阙请罪."  相似文献   
2.
地域性纪录片是地方电视台创作的主要节目类型,彰显着地方电视台的特色和节目制作水准。新媒体时代,随着播出媒介的平台日益宽广,全域化成为地域性纪录片走向市场,为更多受众接受的发展路径之一。本文重点以近年来国内部分地方电视台特别是河北保定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为个案,对地域性纪录片全域化处理的策略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机遇及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时代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契机,电子政府的建立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提供了理念上和技术上的支持。但同时网络时代政府职责的扩大,也可能为职能转变带来挑战。为了网络时代应该从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等入手来更好地利用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4.
因特网(INTERNET)席卷全球,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等;同时,也必将对政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虽然这种影响还是潜在的,但趋势是明显的。我们以民主、民族国家、行政权力等传统政治理念为切入点,探讨网络对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中提炼出来的政治方略。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以德治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协调收入分配,创造合作效益,增殖社会无形资产。同时,以德治国也是依法治国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6.
声音的出现,对纪录片的诸多变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而对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贡献最大的人应该是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他充分利用声音技术,开创了"画面+解说"这一纪录片样式,也奠定了声音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声音使影片呈现奢华之美,声音丰富了电影谋篇布局的方法,声音成为纪录片表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手机阅读是中国通信运营商推出的一项重要业务,以消费文化的视角考察手机阅读对当前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对小说创作带来的影响,结论是手机阅读促成文学生态多元化和促成文学的消费性.  相似文献   
8.
傅国春 《新闻知识》2012,(2):26-27,25
南唐李中《献乔侍郎》诗:"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宋秦观在《与苏公先生简》:"伏乞为国自重,下慰舆情。"明刘基《处州分元帅府同知副都元帅石末公德政碑颂》:"予既敬公德,又重父老请,於是述舆情而颂之。"根据以上关于舆情的表述,笔者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