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古人名的音韵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两汉姓氏名字协音,是曾经长期盛行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和语言现象,本文就此作一简略的类型分析,并对合音一类详列其例,认为上古人名合音是音韵学史研究中反切源于合音说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刘盼遂先生《六朝唐代反语考》一文中的部分误释进行重新分析,指出:最早的反切定义出自《增修互注礼部韵略》而非《礼部韵略》,刘文所涉例中确有三个字都参与拼音的真正的三反语,还有音韵关系更为特殊的对转双反语和声调双反语;对刘文其他因声韵误认,据本讹字而导致的错误解释也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3.
以“翻”指称译事和“翻译”连文成词都始见于东晋。“翻”源于古汉语音韵学术语“反”,取义于字母拼读。  相似文献   
4.
形训意义上的字形说解法 ,可分为总说、解析、具体的说明描写和双关四种类型 ;而字形分析与字义说解的配合方式 ,则可分为释形见义、说义见形、就形为义三种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类句子:“给”也可以代替“被”。(张志公《语法学习讲话》,P93)在这里,“给”和“被”的性质都不再是介词,它们表示的是“给”、“被”这两个词本身,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和谓语动词“代替”的宾语,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于一个名词。这样的词语在元语言学中叫作“目的语”(Object language).元语言学认为:语言从语义角度可以分析为两个级别,用来对  相似文献   
6.
《诗经》条件异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远没有《毛诗音义》所注的那么多。《诗经》声母条件异读的主流形式是清浊交替,韵部条件异读则主要是阴入对转。假借是条件异读的主要原因,但引申和同形字也都是其中重要的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7.
《诗经》条件异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远没有《毛诗音义》所注的那么多。《诗经》声母条件异读的主流形式是清浊交替,韵部条件异读则主要是阴入对转。假借是条件异读的主要原因,但引中和同形字也都是其中重要的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8.
《说文》部:器,皿也,象器之口,大所以守之。对此说解,近现代学者多不以为然。王筠《说文释例》云:“即其从犬亦不可解,古义失传,许君亦望文为说而已。”于《香草校书》云:“器苟盛物,犬方盗食,又焉能守?”于是有多种新的解释,《香草校书》以为所从“犬”代表利组,于氏《说文职墨》又以为“犬”篆象尊形而非“犬”字;又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引强运开说,以为‘哈文器字似皆从,、器古音皆在十五部,疑从得声也”;《尔雅·释器》释文引《说文》作:从犬从声也”,沈涛《说文古本考》因谓“盖古本作从犬所以守之,器声”,…  相似文献   
9.
清代古音学代表人物都未尽废叶韵之说,他们或直接以叶韵名目解释上古韵文随韵改读现象,或用叶韵之法而易其名目.这种叶韵观建立在古韵系统研究的科学基础上,是清代古音学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中两次出现“禄在其中”一语: 《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卫灵公》:子曰:“君子谋道不媒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