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鲁迅在《阿Q正传》中,传神地运用了“飞”、“”、“踱”三个动词,揭示了阿Q的悲剧心态三部曲,即神往革命——乞求革命——革命幻想破灭。这三个动词就是对三部曲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先看“飞”字的运用。“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这个“飞”字紧紧扣住了文章语境上的要求,因为阿Q这个行动发生在“革命党”进城的消息刚传来的时候。一个“飞”字,准确生动地刻画出阿Q此时自发要求革命,而又不理解革命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得意忘形、满怀喜悦的神态。再看“(?)”字的运用。“钱府的大门正开着,阿Q便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五册《促织》:“因出己虫,纳比笼中”。各种资料对此句中的“比”字解释不一。课本的注释为“比笼,并放着的笼子”,而第五册教学参考书却译作“比试的笼子”。另外,《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注释为“比赛用的笼子”;《中学古文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注释为“小而细密的笼子”。总括上述解释,“比”字释义有三种:一是“并放”意;二是“比试”、“比赛”意;三是“小而细密”意。那么,此句中的“比”究竟应作何解呢?要想弄清语境中一个词语的意义,应该从  相似文献   
3.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是古代文化知识宝库中的瑰宝,而高中教材《学点古代文化常识》一文中,却只字未提。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笔者对其进行了粗浅的整理,并依照年龄自幼而长的顺序,例说如下,以飨读者。①黄口:本指雏乌,后喻指幼儿,如《淮南子·汜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②孩提:又作“孩抱”,指幼儿。《汉书·王莽传上》:“孩提之子。”意思是需要抱的小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