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的本质,是按社会需求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世界,充分发挥自身,进而有效地改造世界。语言是教学信息基本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的最关键的凭借,用叶圣陶的话说,就是:“语言是吸收各门科学知识的工具,学生语言能力的水平越高,学校里各门科学知识的教学就越容易取得成绩。”研究、揭示语言本质规律,语言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转换变形及其运用的科学——语言学的每一步进展,都必然有力地触动着已有教学体制,促进其改革。就象动力理论发展引起运输工具变革,从而引起人们居行方式甚至产业结构变化一样,语言理论的发展也会引起信息交流认识和实践变革,从而引起教学甚至社会交际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楚雄明清时教育有很大发展,出过云南唯一会试一甲一名;县县有学宫、书院、处处有义学。不少学校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时间衍移、自然灾害、社会动荡都未能摧灭群众兴学向学的愿望,更反衬出“楚雄在万里之外独以文教著”的艰辛和辉煌。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认识课堂教学的性质、结构和演变,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类型和教学策略等,运用课堂教学心理学基本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体的学习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三个层次。●学习内容提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堂教学心理学概述一、理解课堂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课堂教学心理学是研究课堂教学情境中发生的种种心理现象的性质、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课堂教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以群体教学为背景,探讨师生之间所进行的种种…  相似文献   
4.
一 学生负担过重,原因多多;而主要是源于教育目标追求和教育功能定位的偏差。教育观念是由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但会超前,也会滞后。社会千百年赋予教育的选拔功能,实际上成了衡定教育成效的顽固标准,也是人们教育期望的最终落脚点。为了适应选拔,从古代的三坟五典,近代的教义条规,到现代的术语条理,都必须牢记、背熟、应对如流。于是,负担过重成了教育的顽症。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实,打破了以“学富五车”衡定人知识水平的模式,也促使人人放弃以某个固定单一维度衡定人才作用的标准,要求教育目的、功能的新认定。譬如,发展…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学习中,同志们对智力和智力测量很关心,很感兴趣,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来探讨。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现根据手边的中外资料,作一综合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 智力”  相似文献   
6.
7.
●学习目的要求一、学习目的学习这本教材的目的在于使教师认识、重视并实际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习本教材重点在应用:动手调查学生特点,着力培养非智力品质;难点在:明确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和作用,自觉地把培养非智力品质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二、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可分为三个层级:(一)了解。阅读并知晓教材内容,获得轮廊印象,知道讲了些什么,能再认,需要时可即行查阅。(二)理解。明确教材内容的实质含义,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能阐述,能在变化情景中辨明知识表现。(三)应用。以所学指导实践,能认识学…  相似文献   
8.
WTO与我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昂首入世,审情度势,力求主动;教育发展,数量矛盾渐缓,质量矛盾突出;盘清家底,认明差距,能动筹划,踏实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德育的导向功能和学校管理的性质德育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以引导人的社会取向为目的。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其适应社会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个体的品德及个性心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日益认识到“高科技需要高情感平  相似文献   
10.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载体,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完善和实施新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又要求其执行者———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新特色课程的确立和变化,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作出的能动反应。社会不断发展,要求课程不断改革。20世纪,世界性大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浪潮,就有三次。各国的教育调整、变动和完善活动,更是前起后继,连绵不断。我国除清末开新学、颁布癸卯学制和南京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