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拨乱反正,瞿秋白研究开始恢复了生机。首先冲破禁区、重新评价瞿秋白并产生巨大影响的文章有:陈铁健的《重评〈多余的话〉》,陈坚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不应否定》,王关兴的《批判四人帮对瞿秋白烈士的诬陷》以及《上海学术界座谈瞿秋白评价问题》,郑乃臧、唐再兴、杨杰的《关于瞿秋白……》等文。1980年6月18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行纪念瞿秋白同志座谈会,周扬同志发表《为大家开辟一条光明的路——纪念瞿秋白同志就义四十五周年》,称“秋白同志是我们党的一位才识卓越的领导人,他不仅挑起过革命实际工作的领导重担,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的工作。”9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作出《关于瞿秋白同志被捕问题的复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精神是一个共产主义的心灵史,映射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结晶。瞿秋白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它包涵了瞿秋白的理想,信念,品德,智慧,人格,情操,风范和精神境界等诸多要素。其内涵核心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开拓精神,民主精神,自我解剖精神和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3.
荒煤从30年代初发表散文,至80年代重返散文园地,绵延半个世纪,经历了散文创作的发韧期,转换期,奋进期。他的散文虽有浓厚的纪实色彩,勾划人物的小说手法,但它贯彻始终的是以印取内心世界,抒发真情实感为主要标志。它充满了共产党人真诚的内心独白,再现了一些政治家、艺术家的思想、艺术光彩,呈现出笔下人物的灵魂、道德的闪光。质朴美、自然美,听任真心真情的驱使,不拘形式,不落俗套,是荒煤散文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