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时会出现焦虑现象,缓解或消除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是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为此,幼儿园、教师和家庭三方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游戏性体验是一种沉醉性体验、愉悦性体验、超越性体验和自由性体验。游戏是人的本能需求,游戏性体验能满足教师作为自然人的精神需求,它能使人进行娱乐体验和自由体验。游戏性体验能满足教师作为角色人的精神追求,它能使教师从职业自身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功感,满足了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工作最佳状态体验的需求。教师游戏性体验的产生,需要我们创设好利于教师进行游戏性体验的外部环境,进行游戏场的营造,进行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3.
加达默尔认为:游戏是艺术本体论阐释的入门,是在往返重复中更新自身的活动;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游戏由游戏者和观赏者共同组成,游戏与严肃有本质的联系。这一全新的游戏观念和研究视角,对我们进行儿童游戏教育有重要意义:要求我们从本体论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儿童游戏,充分认识儿童游戏活动自身的价值,严肃对待儿童游戏,充分发挥儿童游戏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教学的逻辑起点.只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幼儿园教学观遮蔽了儿童的生命意义.整体性、未完成性、独特性、超越性是儿童生命的特质.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性教学、体验性教学、对话性教学的方式,引导儿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在职业道德、知识和能力方面对教师的职业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敢于追求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关注学生,学会自我关注和自我反思,以开放的社区型教师身份与他人团结协作。在知识方面,有新的教育观、综合性的知识、新的知识观。在能力方面,有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20世纪现代主义的发展之后,不可逆转地进入了一个后现代时代。在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里,后现代主义思想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儿童游戏也不例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也开始了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新时代。在今天,用后现代主义观点审视儿童游戏评价,是儿童发展研究和儿童游戏研究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似乎存在着一种重人文教育、轻科学教育的倾向,似乎弘扬了科学教育,就会导致人文教育的失落,因而怀疑和排斥科学教育。出现这种倾向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未能正确地把握和全面地认识科学教育。事实上,科学教育有着极丰富的内涵,科学不仅仅是一种求真、求知的活动,而且科学还与人文有着密切的关联和互补。本文仅就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谈点个人的看法,以期能全面的认识、发掘、把握科学教育,并有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理性融合。一何谓科学教育?可以说,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有人认为:科学教育就…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中的反思批判性、反中心主义、反基础主义、反同一论,教育评价观中的平等对话、开放性和动态性、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提示幼儿社会领域教育评价应具有否定批判性、注重教育评价中的平等和多元、建立动态生成的评价机制、坚持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中的反思批判性、反中心主义、反基础主义、反同一论,教育评价观中的平等对话、开放性和动态性、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提示幼儿社会领域教育评价应具有否定批判性、注重教育评价中的平等和多元、建立动态生成的评价机制、坚持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对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会注意集中,产生紧张、愉快的情绪及主动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习活动有兴趣,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的理解,学生也会产生新的学习兴趣或提高原有的兴趣。因此,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它又是课程及教学评价的一个因素。 公共课《教育学》是师范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师范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师范生学到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和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师范生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素质,对于全面实现师范院校的教育目标有着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学生对《教育学》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学生对《教育学》的间接兴趣(学习目的和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引起的兴趣),反映了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