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气象风景这一特殊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气象风景的概念,并在国内首次应用成因类型法对中国气象风景进行了分类,探讨了气象风景构景与吸引功能的四大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入考察研究绵阳旅游业系统,发现它属于对称性高、有序度较低的近平衡态系统.为使绵阳旅游业系统成为耗散结构系统,提出了其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由其充要条件设计了独树一帜的“绵阳城市生态文化景区“.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西部有很多县市属旅游资源弱势区,这些地区大多比较贫穷落后,除旅游资源外其他资源也相对匮乏,它们如何谋求发展?文章以四川绵阳为例,在用耗散结构理论深入系统研究绵阳旅游业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例采取与世界旅游组织接轨的理念和方法,研究并讨论了绵阳大一统旅游这一案例及其与绵阳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绵阳大一统旅游对提升绵阳形象,促进绵阳旅游业形成龙头产品,增强绵阳旅游业的竞争力等具有积极作用。这为西部资源弱势区旅游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绵阳旅游资源分类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统计整理了绵阳市的旅游景点(区),基于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和绵阳旅游资源的特质对主要的景点(区)进行归类。同时,根据行业结构分析原理,对绵阳旅游开发面临的5种基本竞争力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绵阳旅游开发的对策。认为必须凸现绵阳旅游产品的特色,提高服务质量,联合各种优势资源,以点带面,最终全面拉动绵阳旅游业的发展,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实践的基础上,对新老旅游资源开发性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五大标准的定性评价方法及与之配套的5+1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对气象风景这一特殊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气象风及景旅游资源的三大特点,提出了从品位和趣味两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阐述了当代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现实意义,并从认真系统地阅读原,结合学习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作,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各种新知识等方面浅议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九寨沟旅游路线的考察论证,用旅游线路的道路状况;安全系数;旅游花费时间;游程景点的变化及旅游费用等几个因素,反复比较对照,从而筛选出从绵阳开始,经江油、平武,沿九环线旅游九寨沟为最佳路线。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旅游环境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旅游经济强省。四川旅游业发展状况与其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很不相称的,经过深入考察和大量调研后认为,主要存在管理方面的七大问题。由此提出了优化四川旅游环境,提升四川旅游形象的七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九寨沟旅游路线的考察论证,用旅游线路的道路状况;安全系数;旅游花费时间;游程景点的变化及旅游费用等几个因素,反复比较对照,从而筛选出从绵阳开始,经江油、平武,沿九环线旅游九寨沟为最佳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