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安忆自我定位是一流作家,在《长恨歌》中作家以主人翁之情爱作为切入关注历史、人生的契机,以一个女人与城市的命运把握人生、把握历史。小说本身就是一篇情感的荟萃,作家以严肃的态度给读者呈现了一段段风采多姿的情爱关系,其中畸恋情爱分外显眼,这本旨在探讨小说中的畸恋,揭示主人公的浮沉命运。  相似文献   
2.
现代诗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在中学教学中境况尴尬,原因在于教师不知从哪些方面着手教学。但难点就是特点,也是生长点,现代诗教学可以从现代诗何以为现代诗入手,从诗行的造型、诗句的节奏、诗语的陌生、诗情的显隐几个方面开展审美欣赏。同时要强调,审美欣赏终究是欣赏,不是琐屑解剖。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歌阅读,需要从意象解读入手,烛幽索隐。意象发微,首先要界定意象概念,辨析何为意象;然后要识记意象内涵,进而挖掘深刻意蕴。在挖掘时可以从想象、联想、比德和移情的角度对意象进行深入探究,以更好地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于《聊斋志异》的研究,多注意到女狐形象,对于男狐的研究颇为冷落。《聊斋志异》中男狐有很多,大体分为三类,即狐叟、狐少年和狐中青年,三种男狐各有其特征。从男狐形象亦可以看出蒲松龄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5.
《故乡》是鲁迅根据自己回乡经历创作的小说,具有浓郁的自叙传色彩,展现了深邃的人性之常.从少爷到老爷,是闰土识"我"的心路历程;从乡愁到忧愁,是"我"回乡的心路历程;从绝望到呐喊,是鲁迅《故乡》创作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正>部编版教材采用双线结构,打破以往教材重人文思想、轻语文要素的传统,注重人文思想和语文要素双线交织,这是对新形势下核心人才培养的一种尝试,对一线教师教学策略的变革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单元整合教学是统整,是融合,是变革:变传统的、面面俱到的单篇教学为新颖的、精准突破的任务群探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