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学习中国画时,师承是不可避免的。师承强调的是对前辈或同辈的学习、继承,而绘画的主要价值在于创新,这其中有着天然矛盾。为了使这种矛盾得到缓解,在师承别人的绘画时,首先,要理性选择自己要师承的人;其次,要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尊重自己的感受;再次,则要注意:更要重视对自然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应物象形”是由南齐著名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属于“六法”之一,是我国早期重要的美术理论.对中国绘画发展影响深远。在当前的美术理论界,把“应物象形”解读为“形似”最为流行。但是,把这种解读放入《古画品录》中和历史中进行验证,却发现,这种解读不符合艺术的基本规律、不符合人的思维规律、不符合中国绘画品评史.也不符合北宋黄休复的评论,所以,“形似”并非“应物象形”的本义。而“应物象形”的本义应是“对应自然事物,创造出艺术形象”,指的是对“形似”的升华,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作。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素描的重要时期是大学阶段。高考之前,学生主要进行基础素描的积累学习,大学毕业之后.基本进入素描的研究创作阶段,所以,高校素描教学,一力面要对美术高考时的素描进行提升。另一方面要为以后的创新打下基础,因此,高校素描教学的成败,对学生影响很大。在这个重要时期,要特别重视对素描精神——科学的“求真”精神的贯彻,因为,在高校素描教学中,只有符合素描精神的素描教学,才能使学生的素描水平得到真正提高,并有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