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研究对象,探讨一种让"国情"回到"课堂"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并对这一新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创新价值一一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问题。学术界对唐继尧在护国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如果从中国近代社会的大局着眼,借鉴与传主同时代当事人的评价,并对研究对象取一种“同情之理解”,设身处地地“知人论世”,就应该对唐继尧在护国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滥觞于宋代的科举经费初以资助士子旅费为主,明代经由里甲银支出对士子的资助范围有所增加,然终不为常例。直至清代,科举经费支出才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经制支出,遵循"入有额征,支有额出"的规定,一般支出内容为乡试士子的路费、会试举人路费、考官路费、科场经费和赏赐费用。但是科举经费支出数额较少,与其抡才大典的地位多有不符,为了保证这笔经费的有效使用,清政府制定了一套管理科举经费的制度,这项制度适时而变,不断寻求规制中的突破,以期科举经费效率的最大化,结果庶几如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