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人对我说,大抵一本可以读读的书,总该有点悟性,还要有点灵气。对于《清代官场百态》,我该说明,灵气和悟性,书里大约也有一点,但我不是为了它们而来评这本书的。清朝的官场,确也让人写过几回,大俗大雅的都有。历史作品的大俗或大雅,都有它自身的毛病,给不少的读者留下过缺憾。再来写清代  相似文献   
2.
政协的文史资源与读者怀旧和探究历史之谜的阅读心态相吻合,就形成了这样上种契机——把往事写在新闻纸上,同样会出奇出新,产生“新闻”的效果。同样会吸引读者的眼球并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民国范儿     
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后,平时在头上梳一个小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紧步走过.她见到蒋周围的工作人员,总是自然地面带微笑,平易近人.工作人员与她接触,不会感到拘谨,也不会觉得宋美龄有任何骄矜之色.宋美龄平时和人说话委婉适度,蒋介石侍从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六年中我未曾见闻她和蒋有过口角.”宋美龄说话的声调总能把握到让对方听清楚为止,从不大声叫嚷,更不颐指气使.  相似文献   
4.
刘仰东 《中学教育》2005,(11):48-48
长期在地质部李四光部长办公室给李四光做学术助手,如今年近80岁的李四光纪念馆馆长马胜云,向记谈起了他所知道的李四光——  相似文献   
5.
恨水不恨书     
1967年春节刚过.72岁的张恨水得了感冒。家人想带他上医院,被他拒绝:“只是有点小不舒服,不需要看病。”家人再劝。他急了:“不用看,看也没有用!”病可以不看,书却不能不看。说完这句不耐烦的话,他便埋首去读一生所读的最后一种书——《四部备要》。又过了几天,正月初六下午,张恨水病情加重,子女再三劝说,他才勉强答应第二天早上去医院.据他的儿子张伍回忆: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中一句著名口号即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当天,学生游行到赵家楼曹宅,曹汝霖躲了起来。学生误把当时在曹宅的章宗祥当成曹汝霖,痛打章氏一顿,并放火烧了曹宅,此即火烧赵家楼事件。  相似文献   
7.
粉碎“四人帮”后,万象更新。 1977年,从年初《天山的红花》《秘密图纸》《翠岗红旗》等影片的公映,《南泥湾》《洪湖水,浪打浪》等歌曲的登台演唱,到10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概不例外。1978年的“五一”劳动节,对于读书人而言,尤其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