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本文在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人手,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改革教学模式、改善师生关系文化导人等方面探讨改革措施,从而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将其解构主义思想引入翻译理论,如否定原文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消解原作者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权威性,废除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之分,宣称译者是创造主体等等。一方面,这些观念具有强烈的激进和反传统色彩,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翻译理论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原有认识。另一方面,解构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的同时,其自身的局限性也给翻译研究带来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不论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语用含糊都是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它顺应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环境等因素,体现了语言选择的顺应性和动态性。积极、恰当的语用含糊能使话语恰如其分地适应语境,保障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并促进理解。在英语和汉语中,语用含糊的实现方式都是多样的,可以从语音、词汇、语义关系和会话含意等不同角度实现语用含糊。  相似文献   
5.
胡宜平  刘兵飞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3):133-135,154
二语词汇认知结构是感知理解词汇时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其状况对英语习得的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并分别从神经语言学、语义三角学说和语义场图式的视角,展开对其基本含义的论述,及影响其建构的关键因素:建立第二信号系统、连接语音符号与概念、发展词汇语义场图式是影响英语词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理应成为学习者提升思辨能力的主要渠道。学习者的“四层学习身份模型”较好地契合了思辨能力的层级结构特征,能有效促进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发展。运用该模型改革和设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有机调整学习者四层学习身份能力训练,突出学习者文本使用者和文本分析者身份,有意识有目的地提升学生分析、推理和评价为核心的思辨能力。这种教学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贯穿学科内容主线,促进语言技能与思辨能力共同提高;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突出学习者的批判性语言能力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不论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语用含糊都是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它顺应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环境等因素,体现了语言选择的顺应性和动态性。积极、恰当的语用含糊能使话语恰如其分地适应语境,保障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并促进理解。在英语和汉语中,语用含糊的实现方式都是多样的,可以从语音、词汇、语义关系和会话含意等不同角度实现语用含糊。  相似文献   
8.
目前包括卓越计划在内的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对课堂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等一系列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的脊梁,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必影响到其大学知识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广泛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行为进行陈述,讨论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几点策略,以期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理应成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主要渠道。本文依据"四层学习身份模型"理论实施课程教学,进行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实验。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思辨能力测试成绩在各阶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实验班学生思辨能力有着比较明显的提升,而控制班的提升却不够明显。在英语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思辨能力亦可得到较好提升,且利用"四层学习身份模型"理论设计实施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而注重学习者文本使用者和分析者身份,重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适当拓展学习内容难度是这一优势取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