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留本校生制度作为西方许多大学在教师聘任中的一项规定,其合理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的认可,我国部分高校也开始尝试性地加以运用。它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能够有效地避免大学内部“近亲繁殖”的现象;有利于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有利于建立起中国大学教师的流动制度;保证大学之间的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已经实行了几个年头,但其效果仍然差强人意,导师制配套制度的供给不足应是造成其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规范导师选择、明确导师职责定位、合理规定学生义务、考核评价办法制订、实施有效激励、监控培养过程等配套制度的改革,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智库系统内部结构的分化主要取决于不同教育智库主体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或主张在政策决策共同体内部达成的"政治共识"程度,"政治共识"程度又取决于教育智库将政治过程、理性分析与大众关切紧密结合的程度,是教育智库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此,我国教育智库应精准定位政府的教育政策需求,积极开展对策性研究,以提升教育智库的决策影响力;立足实证研究,积极推进教育政策研究范式的转换,以提升教育智库的学术影响力;进行有效的知识建构,为公众参与教育政策讨论提供交流平台,以提升教育智库的公众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2001年秋季启动并逐步推进至今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民间被称做“新课改”。回顾过往10年并评价它的得失。在今天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分别由当年参与制订数学和语文课程标准的两位学者担任受访嘉宾。记者力求把他们对课程改革的宝贵感悟。尽可能到位地展现在这两篇回顾中。  相似文献   
5.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都仿效英国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很多院校仍旧是停留在补学分制之需,与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制还有差距。要想使导师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提高教师素质,明确导师职责;建立对导师工作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实现导师制和导生制的双向结合。  相似文献   
6.
立足研究生特点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而研究生德育工作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核心,在研究生全面培养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长,研究生的德育教育问题也日益彰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作为我国学术共同体的后继力量,肩负着繁荣我国学术,促进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使命。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数量的迅速递增,研究生群体中有关粗制滥造论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问题十分严重。导致研究生以上行为的原因很复杂,  相似文献   
8.
高校成教生学业诚信现状调查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成教本科生学业诚信状况的调查,揭示了目前高校成教生学业诚信缺失的现状,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外在原因,从而提出了成教生学业诚信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抄袭不断增加,学术诚信持续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时,美国高校却因其荣誉规章制度的使用,有效地减少了抄袭行为。本文介绍了美国大学荣誉规章制度的含义、内容、作用机制,分析了它在提升校园学术诚信文化中的重要功能,以期对我国目前的学术诚信制度建设能够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历来存在争议。笔者将科研分为两类,一是研究课题直接来自个人的教学过程的科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二是课题来自国家或社会的政治、经济、人口、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以出成果为国家、社会服务为目标。针对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提出个人观点,把大学分为两类,一是重教学的教学科研型大学,二是重科研的科研教学型大学,进而提出改进二者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