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在社会组织部门的划分中,高等学校应属于社会领域的第三部门。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教育服务活动,是可以由接受入进行自由选择的市场行为,不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根据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理论,高校的学费收入是对接受教育服务正常支付成本的补偿,不属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同于其它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属于非财政性资金性质。因此,笔认为:高等学校的财务预算,是作为一级法入的高等学校实施内部控制的手段,已经不完全是政府公共财政预算的范畴;在现实条件下,将高等学校财务预算汇总进入政府财政预算的做法和把高等学校学费收入纳入财政统管或进行国库集中支付,不仅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政府管理角色与管理职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试论地方高校财政拨款体制的多元化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方高校财政拨款体制多元化结构是伴随着地方高校管理体制多元化而逐步形成的 ,但这种体制结构在效率与公平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困难 ,并不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恰恰相反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地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彻底 ,新的体制还不完善的自然反映。地方高校财政拨款体制需进一步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3.
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是阻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由教育发展不平衡衍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历来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如何通过完善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来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差异,达到“教育公平”,这是摆在职教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职业教育生均拨款的地区差异为排除教育规模对财政拨款总量的影响,本文采用“职业教育预算内生均拨款”(以下简称“生均拨款”)作为研究对象。采纳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的相关数据,某省生均拨款=(中等专业学校拨款总额 职业学校拨款总额)÷(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数 职业学校在校…  相似文献   
4.
刘天佐 《教育科学》2006,22(5):21-23
本文立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前后的比较,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与预算安排形式,论述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模式所带来的影响;从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指标的考核办法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变化,论述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财政性教育经费评价体系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作为我国财政改革与友腐倡廉的治本措施,从2001年在我国试点以来就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泛推行,高等学校也被纳入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行列。从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与高等学校的“第三部门”组织性质的角度,剖析了目前高等学校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认识误区,阐述了在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本校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教学实验的改革,提出了教改方案.  相似文献   
7.
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银行贷款与外部债务已超过4000亿元[1].文章论述了由于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与缺位,导致了高校巨额债务的形成.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为高校巨额债务的形成埋下了"伏笔",高校扩招的速度超过了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是高校巨额债务产生的直接原因,政府职能履行与投资体制是导致高校巨额债务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针对材料本科毕业生存在缺乏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开设了材料制备开放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材料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9.
薪酬是组织对员工所做贡献给予的相应回报或答谢。从前期投入大、职业风险少、劳动成果难以量化以及工作动机非货币化等四个方面,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特点进行了论述;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薪酬收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授权高等学校自行制定薪酬制度、建立绩效和市场化激励制度以及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等三个方面,对完善高校教师薪酬收入制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009—2016年我国不同区域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进而采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区域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6年我国区域高校科研绩效整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政策环境对科研投入产出绩效没有明显影响,而各地区科研环境、教师职称结构以及区域教育投入力度等因素,对于区域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以及高校外部经济和政策环境两个层面,提出提升不同区域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