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书是公文的总称,它是传达贯彻统治阶级政策法令,联系相处理上下左右各级行政机关公务的一种工具,文书制度是否完善和正常进行,悠关国家的兴衰存亡。唐初统治者为了维系国家机关的运行,保证政令的迅速下达执行,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文书制度,对文书的名称、种类、处理程序、工作组织和制度、都由国家的行政法规明文规定,并以法律为后盾,这对保证文书的质量提高行政效率以及整个封建国家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唐代的文书制度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形成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人事管理法制。有唐一代,先后制定了三十部主要法典,其中对人事管理的各个环节作了较为详尽的法律规定。定职明责,立法以督官,使人事管理制度化、法律化,对官吏的素质、积极性和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起到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史著编纂虽采前人之书,但不步前人后尘,不断创新,或创造新的编纂方法,或补充新的内容,或提出新的学术思想,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历史面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了史学物学的政治教化和启迪智慧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河南汉代经济繁荣有四条主要原因: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物资资源;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其提供了进步的生产力;先进的经营管理体制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诸郡国历任守相励精图治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东汉外戚的权势在中国历史上的实属罕见,他们仗恃淑房之宠、掖庭之亲内干机密,出纳王命,典领军队。卫国安邦,对东汉政治的兴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史著的编纂体现了政治第一的原则,在史著中探讨政治的兴衰,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以资借鉴,淳化风俗,为封建社会的政治服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史著编纂遵循科学的原则,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科学的方法,广泛地搜集史料,精审地考证和选择史料,保证史料的科学性,秉笔直书,评价公允,真实地反映历史面貌,客观地探讨历史发展规律,体现出先进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的科学内容,为人们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达到了史学经世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汉唐一向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出现了所谓“文景之治”“明章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大治局面,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文明、最先进的封建帝国。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汉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行政管理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关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管理。有国家政权存在就有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兴衰及统治政权的长治久安。故中国自进入阶级社会起,统治者…  相似文献   
9.
利用"学生身边的例子"组织教学,他们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就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河南是汉代的文化中心。然而,河南汉代诸郡国的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文化格局也在不断的变迁。西汉文化发达的河南、河内、梁国等,到东汉就转移到了南阳、汝南、颍川、陈留等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文化区域。这种文化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各郡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