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九八七学年上学期开始,我们制订了“全日制六年制数学第一册双项细目要求”这个要求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为准则,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把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分解成具体的细目。同年上学期起在武成小学、春城小学一年级综合整体改革实验班试用。为检查试用效果,决定进行考试测查。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考试要全面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智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由简单应用题到两步、多步应用题。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和复合应用题的结构以及解题规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数学第八册     
三数的整除本单元教材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整除”和“除尽”,约数和倍数,因数、质数和质因数,质数和互质数等概念。整除的概念,是学好约数和倍数的前提。讲数的整除,一般是指自然数,不包括0。要弄清整除和除尽的区  相似文献   
4.
数学第八册     
各单元教材分析一、简易方程1.小学阶段引入方程解应用题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在小学阶段学习简易方程,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算术知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比原来用文字叙述简明易记;未知数 x 同已知数一样参加列式和运算,把一些较难较繁的整数四则应用题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逆解题,化难为易,化繁  相似文献   
5.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两种相关的量能否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样的比例,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一、比和比例的概念讲解比时要联系除法、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等概念,使学生知道两数相除  相似文献   
6.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计算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必须让每个学生切实学好这部份知识,掌握计算方法,理清计算思路,为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铺垫。要学好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必须先让学生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特别是10的组成,应要求学生能脱口说出1和9,2和  相似文献   
7.
两步应用题教学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教材第三册五单元的加减应用题,四册三单元的乘加、乘减,几倍求和、几倍求差以及先算加减法的加除、减除等应用题,都是两步应用题的起步。两步应用题是一步应用题的发展,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