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永恒的思想主题,它是以人民为国家政治本体的一种思想体系,是近现代民主的原初观念形态。民贵君轻、民心向背决定政治成败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基本理念,孟子为提倡民权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并提出了以保民、养民、教民为基本内涵的民生主张。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建设和谐社会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本文就民本思想的含义,以及政治领域的仁政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云南的地震救灾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变化.中央赈济委员会的成立使得中央政府各部属直接参与赈灾;地方政府救灾也有财政独立和中央统收统支两个不同时期的差异;社会力量相比于抗战前作用有所减弱但也仍然不可忽视;报界的变化导致报道云南地震救灾的中坚力量集中至当地报纸上;家国罹难,外敌天灾,虽然有了某些方面的变化和特点,抗战期间云南地震救灾仍然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正宗白华先生说,"真、善、美,这是统一的要求。"(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教育虽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的不断改革,却始终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水平:不少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应有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情感脆弱,意志薄弱,待人冷淡,不关心他人,缺乏合作精神……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缺少了美育。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重视起来,这是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萨拉米斯海战在希波战争,乃至整个西方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此次海战以希腊的获胜而告终,而在萨拉米斯的失利,迫使薛西斯开始放弃对希腊的远征,这就使得西方文明得以独立的发展。希腊之所以能在此战中战胜波斯,原因主要在于其更加优秀的海军装备,更加优秀的人员素质,统一的指挥,同时自然因素也对希腊人有着明显的偏爱,如大大削弱了波斯舰队实力的两次风暴,战斗发生时帮助希腊人获得优势的大风,和狭窄逼仄的战场环境。而影响了整个希波战争结果的政治制度因素,则对本次海战影响不大。总之,萨拉米斯海战希腊人战胜波斯人,是一系列偶然和必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清初理学成为荒政重建所依赖的思想资源,理学官僚影响清代统治者接纳了具有“三代之治”色彩的儒家荒政,并从顶层设计上不断修补荒政制度的疏漏;他们在各地救荒活动中“躬行”实践,视民如伤,遇灾皆以“养民”为标准,极大推动了清初社会恢复重建的进程;灾后编纂《荒政考略》等著作来总结儒家荒政思想,供朝野上下参考使用。正是理学官僚群体的积极作为与表率作用,使得清初国家荒政体系得以正常运转起来,体现出“有治人斯有治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刘少航 《百科知识》2004,(12):44-45
随着转型期的到来,我们的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道德危机,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用、相互戒备的情绪也在增加。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呼唤建立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义利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干,凡为儒者均谈“义利之辩”。“重义轻利”涵养君子之志,激励炎黄子孙。儒学是中国特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孔子主张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活动必须“义以为上”。当前有些人在义利关系上陷入了送惘。在世纪之交呼唤道德之际。应借助于儒家思想,使人们的行为受道德理性支配,开创一个道德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老子》一书虽只有五千字,但它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宇宙观相当丰富的哲学著作,也是反映先秦社会政治观点相当丰富的著作.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9.
《麻疯季刊》是近代中国专门介绍麻风病知识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麻风救济会的机关出版物,其中反映的云南麻风病防治状况有:患者人数与分布介绍,官方防治政策的宣传,专业医师的分析评价,对麻风救济事业的宣传与援助,昆明、九龙江、昭通三大麻风院情况的追踪报道,对于防治过程中负面新闻的揭露;可以全面的、联系的理解民国时期云南省在麻风病防治方面的基本情况,但也不可能反映全部细节。  相似文献   
10.
世界动乱和战争破坏、折磨着当代人类。霸权主义是危及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弘扬儒家的“中和”思想精华,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