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经典教育的焦点逐渐从"要不要"转向"如何教",社会对相关的课程研究需求非常迫切。本研究以中学生道家经典教育为例,对课程目标、内容选择、授课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新时期的经典教育可以作为一种包含德育、心理、中文、历史、创造力培养等多方面内容的学科交叉视角下的教育尝试。道家经典中的自然和谐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都可以纳入教学内容。除了重视诵读,也应该结合丰富多彩的现代教学法和教学评价观。  相似文献   
2.
冥思教育在中小学里的实践已经探索出多种有效形式,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一些国际实证研究发现,持续的冥思实践,既有助于学生调节注意力,改善学业成绩,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移情能力和社交能力,促进道德发展,提高个体幸福感,还有助于将自我的洞察和新感受扩展应用于社会服务和公共事务之中。这其中的效果可以从认知领域和非认知领域两方面加以机理性阐释。要准确理解冥思教育的性质和定位,有必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教育哲学价值,并且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冥思教育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道德意识状态。在后现代背景下,基于不同伦理视角的道德概念或道德意识往往成为道德分歧的根源。因此,教师道德意识澄清是适应多元化时代的积极举措和普遍要求,也可以促进对道德教育中一些老问题的再认识。重视道德的外显性与内涵性双层属性,重视道德成长中的精神享受驱动力与"减法式"的过程特征,有助于形成道德教育的纵向开放性和横向包容性的视角。同时,教师道德意识澄清,也需要给予培训和日常机制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刘峻杉 《教育学报》2012,8(1):97-105
老子思想中,与“道”最密切的概念是“德”.“德”是“道”化生万物过程中的最初产物,是纯朴未散、有质无形的“炁”,也是畜养万物、决定万物发展方向的支配性力量.明确了“道”与“无”、“德”与“一”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对应关系之后,老子思想中“天德”的意义和地位才能突显出来.“天德”是人德的内在决定力量,人在婴儿阶段都曾丰厚地拥有过,而随着人的成长,“天德”不断消耗,人也愈难与之相应.“天德”支配善恶又超越善恶.“德”的系统性和“道法自然”的总原则决定了“天德观”视野下道德的开放性.老子“天德观”有助于重树道德信仰,呼唤德育“修身”范式的实质性回归,并指向了德育生活化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5.
古典文本的多版本往往被视为教学中的一种困扰性因素,但如果以研究性学习的视角来看,这种"多版本"可能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研究以《老子》为例,展示了如何经由版本间差异比较、差异归类、差异分析整合的三个步骤,来完成将"多版本"的古典文本由教学"难题"到"资源"的转化,探讨了这个过程中的前提条件以及诠释的方向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平衡把握。这种新思路可以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和要求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生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有可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智"是由"知"字引申而出的后起字。智在中国古代也有德性的内涵。"知"在帛书《老子》中涉及的领域也很广,其中既有否定意义的用法,也有肯定意义的用法。"智德"作为老子思想中下德状态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主导德性,是具有本体论意味的。老子智德观在人格气质修养方面,主要体现于谦虚谨慎、知足处静、灵活变通、勤奋乐观等方面。老子智德观反映了先秦文化中智慧与道德密不可分的特点,启示当今时代在重视底线伦理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底线伦理本身的有限性给予足够的认识。谦逊等中华传统美德,在这个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峻杉  张敏  武枫智 《教育研究》2021,42(10):83-92
我国古代思想语境下的"文—化"与当代汉语中使用的"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差别.追溯先秦时期"化"的思想,有助于"唤醒记忆"式地激活其本源力量并启发当代本土"文化"的教育意涵.先秦典籍中对"化"的使用主要可以归纳为天道化生万物以及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两类,这是《说文》所谓教行之"化"的形上学观念背景.而先秦时期教行之"化"的思想则以《易传》中的顺天应人之"化成"、儒家经典中的仁义礼乐之"教化"、道家经典中的道德无为之"自化"等为代表.与当代"文化"之教育意涵相联系,这项先秦"化"思想的梳理和挖掘,展现了早期"化"的创造性动态所拓展的"文化"意义空间,以及"化"的深刻性效果所内蕴的深度教学的旨趣.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的中国德育面临着来自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背景的挑战.当代德育改革的一般特征表明,目前中国德育变革的时机正在来临.德育改革中的自上而下的政策途径与自下而上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途径应该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德育基本理论的突破应该结合学科视角与文化视角的两种可能趋向.促进德育学科自主发展、改革德育师资选拔模式、推动学校综合德育应该成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探索点.  相似文献   
9.
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什么或如何认识“文化”,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从宏大与精微、理想与批判、个体与组织应用三个主题回顾“文化”的多学科语义历史,是一项必要的前提性工作。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绘制“文化”语义的历史演变图和构建涵盖其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语义空间”,复杂的“文化”语义得以综合。这不仅有助于学者以“广角镜头”来支持教育学的“学科之眼”,也启示我们在教育学中运用“文化”一词时需要避免不同视角的“范畴错置”,注意多种语境之间的关联与协调,重视发掘不同“文化”概念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