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沿黄地区近期育成或推广的6个粳稻品种的主要形态性状以及产量的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稻穗颈长与株高、剑叶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剑叶长呈较高的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2)结实率与剑叶长呈显著负相关。(3)产量与剑叶宽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4)三优18在沿黄地区推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钠盐(Na2SO4和Na2CO3)胁迫对红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红麻种子的发芽指标和活力指数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强.浓度10~50 mmol/L的Na2SO4胁迫下,红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但活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而当Na2SO4浓度为100 mmol/L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Na2SO4浓度为200 mmol/L时种子不能萌发;Na2CO3浓度≥50 mmol/L时,红麻种子不能萌发.相同浓度下,Na2CO3比Na2SO4对红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PEG溶液渗透处理4个人工老化小麦品种种子,对小麦种子活力变化及幼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增大,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种子幼苗鲜重、根系鲜重、干重显著提高.根系对PEG的反应较为敏感.较高的根系生长量是PEG提高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运用摇瓶培养研究了不同无机盐对裂褶菌深层发酵菌丝生物量、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6℃,摇床转速为160 rpm,培养时间为7d的条件下,裂褶菌菌丝生物量、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产量最高无机盐分别是KH2PO4+MgSO4.7H2O,KH2PO4和KH2PO4,平均量分别为9.78 g/L,5.96 g/L,0.95 g/L.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杜威“从做中学”的现代教育观点,结合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教法》的教学实际,提出了《教材教法》创新型教学模式:一要优选教学内容;二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三要强化多种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对百农矮抗58、郑麦366、郑麦7698进行11种剂量的MST种子活力剂拌种处理,分别稀释0(CK)、5、10、15、20、25、30、35、40、45、50倍,研究不同稀释倍数下MST种子活力剂对小麦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5~50倍的MST种子活力剂均能提高小麦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拌种后幼苗干重、根系鲜重、根系干重、苗高、根系长度显著增加;以稀释30~35倍的MST种子活力剂拌种提高种子活力效果最显著。研究结果为提高小麦种子活力播前拌种处理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RFLP原理及在作物基因定位和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RFLP的概念、原理、特点及其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总结了RFLP技术用于玉米、水稻等作物的基因定位以及在育种上的研究成果,最后讨论了RFLP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不同白灵菇菌株的亲缘关系及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外引进10个白灵菇菌株进行拮抗试验、生长速度测定、生长势观察和出菇试验,初步鉴定了它们的亲缘关系,比较了它们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白灵菇菌株间存在同种异名现象。Pn 1、Pn2和Pn11为性状优良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方向,获取最新的学科信息。为此,河南科技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早在2007年就开始尝试在《分子生物学》开展双语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授课模式、教材选用、教学时数等方面进一步改革,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人工老化对6个玉米杂交种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生产上6个正在推广种植的玉米杂交种进行人工老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耐老化能力有明显差异;老化处理后种子活力降低,浸出液电导率提高,其中淀粉酶活性降低是种子活力降低的生理原因之一,但不同品种种子萌发时的淀粉酶活性与种子活力指数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