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基于此,唐山四十九中学提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色的“幸福文化教育”思想,使幸福文化教育深入师生的灵魂,转化为师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的任何活动,教师所作的努力,根本上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要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学中应让学生享有选择的权利,让他们  相似文献   
3.
刘素芸 《教书育人》2013,(23):10-11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基于此,唐山四十九中学提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色的"幸福文化教育"思想,使幸福文化教育深入师生的灵魂,转化为师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道,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为我们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回顾唐山四十六中学不断前进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而提高办学质量,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素芸 《河北教育》2013,(12):24-24
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终身幸福的能力,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正是基于对教育与幸福关系的理解,提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色的“幸福文化教育”思想。通过实施幸福文化教育,使幸福文化深入学生的灵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从小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生命,投身于学习,关爱自身和他人。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期,怎样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挖掘他们的最大潜能,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现代教育之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大教学论>一书的扉页上指出了该书的主要目的:"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这也成为了我们生本教育改革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即"教少学多".  相似文献   
7.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1.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学校教育主要注重其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过于强调教育的社会教化目的,将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窄化了教育的外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弱化了教育的个体价值。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理念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一切为了中华  相似文献   
8.
9.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着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受早教理论的影响,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倾注了很大的希望,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提早对孩子进行数学知识和思维的渗透。这种早教为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