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在《庄子》里,有则西施病心的故事,某人(里之丑人,即俗称的“东施效颦”)模仿西施,结果吓得村民不敢出门。一般多以为是里人长相不佳,画虎不成反类犬,好像外型才是主因。其实不是,书中已明确告诉我们答案:“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用最简单的话来讲,美与丑,不是这则故事的核心,只是呈现的外相罢了。重点是,里人不够了解自己。因为不了解自己,所以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因为不清楚自己的特长,所以会去模仿不适合自己的事物,会跟着潮流走,不断追逐、跟风,失去了自我。  相似文献   
2.
阐述施琅收复台澎,建立军功,并善用当时的妈祖信仰;目前尚未有人从“金鸡”谶言的角度对施琅与妈祖信仰的关系加以分析;施琅巧妙利用当时流行的谶言,结合妈祖信仰,来为自己的主张与功绩寻求正当性,缓和与朝廷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3.
辩论教学具有游戏性和可学性,其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比较实验组班级和控制组班级的数据,本研究证实辩论游戏可以改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学术观点的包容性,给予学生挑战常识的机会,引导学生理性地表达,并重新认识自我,因此辩论游戏课堂体验受到学生欢迎。而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至关重要,只有传授学生“思维的弹性边界”才能使辩论游戏教学策略产生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教融合融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与创造性思维培养于一体,致力于科研和教学在融通合一中发展。科教融合引导高校青年教师怀育人的理念做科研、以学术的态度搞教学,推进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协同融合发展。在现实工作中,高校青年教师科教融合存在主体行为层面的认识偏差、知识偏颇、行为偏好、价值偏离等现实障碍,阻碍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融合。突破现实障碍,需从认识重塑、知识建构、团队引领、制度保障四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推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深度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
<正>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南宋末年重要大臣,是北宋末年宰相李邦彦的曾孙。李曾伯的官场经历丰富,曾任两淮、广西、荆襄(节制四川)、湖南、广西等地制置使。淳祐九年(1249年),李曾伯改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转运使。淳祐十年(1250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