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1.
2.
自我意识是人的存在的本质,自我意识的本质是死亡意识。通过体验死亡,思考死亡可以建构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中世纪的上帝随着人的理性和意志的恢复已离我们远去,但理性和意志给世界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导致了人自身的堕落。道德的本质是自律,自律源于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人的信念和信仰。面对出生和死亡,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死亡观,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3.
主体哲学问题的研究要深化到个体主体层次。个体主体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个体主体哲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个体主体哲学问题的研究要遵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有三大功能,即理论功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实践功能——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导作用,思维功能——启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人性之善恶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之善恶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善恶观念的来源问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善恶观念的本质内容问题,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问题,善恶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性、实践性、辩证性、前瞻性。要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内容和特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社会主义家庭道德的基础。维护家庭稳定是社会主义家庭道德的核心。社会主义家庭道德主张婚姻自由,不反对离婚,但反对轻率离婚。社会主义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至少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我们可以运用分析方法把人的主体系统切割为两个层面:整体主体层面和个体主体层面。无论人类主体还是社会主体或者集团主体,他们体现的均是一体化的、理性的、合一的整体主体性,强调的是组成要素之间的统一、融合而成其为整体;而作为人的主体系统最基本要素的个体是作为个人的、感性的、多元的个体主体性而出现的,他崇尚的是感性的丰富和多样化。人的系统中整体主体和个体主体两个层面的存在,决定了任何社会调节的关键就是在两个层之间寻求和谐的张力和平衡力。既要保证一体化的整体主体的稳定性又要尽可能地高扬多元化的个体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是入世的,主张通过道德完善,完成理想抱负来实现生命价值.道家文化是避世的,主张"无为"之为,"无用"之用,生命之价值就是"道"和"自然"的价值.佛家文化从出世中寻求入世的价值,认为生命的价值体现于它轮回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是对儒道生命价值学说的交融和超越.五四运动的文化洗礼造成了传统生命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后现代化时代构建的生命价值观必须坚持四个方面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