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总说“文以载道”,这是两千年来的“文统”了,“五四”时不少人嫌它不好,周作人就主张可改为“文以言志”,但它也没有成功。我对这个问题也思谋很久,觉得最好采用“文以载人”的提法,“文如其人”,历史很悠久了,大家都觉得有其道理——这是颇汁人深长思之的、其实,“文”真的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3.
案头摊着《荔枝密》。这是很能代表优秀散文作家杨朔同志写作风格的一篇力作。读着这样清新隽美、诗意盎然的篇什,深深感到了一种艺术的“享受”。欣赏、玩味之余,不由使我们想探究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将生活现象经过艺术加工、熔铸,从而变成了这篇艺术作品的呢?也就是说,《荔枝蜜》是如何写成的呢? 人们常常喜欢在读某作家作品时,对照地读他的谈写作经过、经验、体会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编者想帮助读者提高“作品评析”的写作能力,嘱我选一篇初学者的习作加以评点,具体说明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  相似文献   
5.
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大和小、外和内、实和虚、文和野、热和冷等十个字、五对关系 ,总括了当代散文创作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并联系散文的范畴论、特征论、创作论和鉴赏批评论“号脉诊疾”,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意见”,对 2 1世纪散文的顺利发展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当代散文漫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后“十七年散”的总体评价实在不能太高,处于历史的“低谷”时期。新时期“老生代散”代表着传承民族传统化的稳定而高雅的力量。新时期涌现出大批散“名家”,贾平凹、周涛、史铁生、余秋雨的散各有特点,也有不足。新时期女性散异军突起,是当代学史上一个最为突出,也最为重要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站在刚刚跨入的21世纪门槛里 ,人们不得不深思 :作为中华民族基础教育的母语———语文 ,课堂教学的路该怎样走?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1999年 ,北京师大出版社约请我主编一套“写实·想象·个性·创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补充教材———《作文》 ,负责小学部分主编的是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陈延军同志。教材问世后 ,小学的《作文》教材社会反响比较大 ,这令我欣慰。陈老师从某地一位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到北京师大学习 ,后又到实验小学任教语文 ,并负责校科研工作。实实在在的经历 ,使他走过了一条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然后再回到…  相似文献   
8.
9.
〔编者按〕中国的文学、文化博大精深,徜徉其中,时时都会感到它的丰美和璀璨;深入其中,则会在学识、修养,乃至气质上得到熏陶、冶炼和熔铸。中学语文教师,对祖国文化的精深修养,是应当具备的,尤其是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研究性课程”兴起、教师教育系统开始建立的今天。仅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上课的局面已然被打破,并终将被彻底打破。时代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具备更广更深的学识,更良好的文化素质。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出于对语文教学未来远景的瞻望,我们决定不定期地发表一些有关中国文化、文学的评价、阐释性文章。这些文章不囿于具体课文,而是就文学或文化的某一范围或方面展开较为宏观的思考与阐析。它将为教师讲授具体课文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与研究的空间或基础,使老师们如登高而望远,临江河而审细流。欢迎大家赐稿。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全社会对“写作”的重要性日见看重。特别是在许多自学的成人中间,正勃兴着所谓“写作热打。照我看,写作的“复兴”可能或迟或早,但它的必然性是无可怀疑的。由“经国大业”、“不朽盛事”到“声光化电”、“科学救国”是一重否定;由它再到今天的“文字密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