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随社会形态流变而辩证演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内容,既体现民族的人文品质,又是民族的文化构成。爱国主义精神符合物质文明建设需要,契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爱国主义精神不但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更有深厚的实践意义。新时代,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立足国内,着眼国际,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事业中赓续弘扬。  相似文献   
2.
高等农林院校要肩负起“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围绕“三农”发展建设搞教育,全方位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全局。我国高等农林院校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教育教学理念,经过引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也面临一些发展困境,主要在顶层设计、育人体系、实践阵地、育人路径方面存在一些薄弱之处。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应认真总结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厘清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基本遵循,从而有针对性地就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顶层设计、育人导向、育人模式以及阵地建设方面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路径优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