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时,可应用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必须明确下述两点。 一、定理仅适用于质点 通常认为动能定理仅适用于单个物体。从课本中对动能定理的推证过程看,定理中所说的“物体”系指质点而言,不能视为质点的物体,不能应用动能定理。  相似文献   
2.
干涉图样中的强弱线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卢宗长(山西晋城市二中,040800)满足干涉条件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发生图1干涉现象,形成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的“干涉图样”,图1为干涉图样的示意图.用两组同心圆分别表示从波源S1、S2发出的两列波,...  相似文献   
3.
一、认准条件条件是解题的依据,解题时首先要洞察条件,并根据题中条件合理选用物理公式,切忌盲目套用.小球能在半径为R的粗糙环状细管内滑动,细管被竖直放置,设在图1所示的位置给小球沿切线方向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小球恰能在细管内滑动一周而停止,则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解析:有的考生利用功的公式W=Fscosθ,认为位移s为零,轻易得出摩擦力的功为零的错误结论.利用功的公式求功,应注意F为恒力,这道题中摩擦力是变力.应及时转思路,利用动能定理:WG+WF+Wf=Ek-Ek0=-21mv02,式中因重力为恒力,位移为零,故WG=0;弹力始终与速度垂直,…  相似文献   
4.
带有单摆的物体与别的物体发生碰撞时,如果碰撞时间极短,则因惯性作用,摆球暂时不参与这种碰撞。通过摆线的作用,摆球状态发生改变,分析这类问题的思路有两条。 一、看作两个理想过程 理想过程是对真实发生的物理过程的简化。这种简化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暂时忽略次要因素。带摆物体的碰撞通常简化为物体的碰撞和摆球的摆升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概念规律 (一)三个状态参量 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叫温标,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两种. 2、体积气体的体积指气体占据的空间.由于气体容易扩散,能充满整个容器,其体积等于所在容器的容积.从微观讲,气体体积等于分子体积与分子间空隙之和.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米~3、分米~3、厘米~3  相似文献   
6.
物体的影子随物体的运动而移动,是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也是颇为常见的物理问题。对影子运动规律的判断,若想当然地予以判断,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只有综合应用运动学和几何学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例1、如图1所示,一人站在白炽灯S的正下方O点,当人沿水平方向以速度υ向右行走时,试确定他头顶M的影子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2008高考北京卷第20题,是一个动力学中的动斜面问题,需要利用“极端假设法”和“特值法”判断物理解析式的正确性.数学是物理的好帮手,解答物理问题,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支持;也要注意有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看是可能的,但从物理的角度看,却是不合理的.因此分析物理问题,不可陷入纯数学的观点.该题本身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继续探究的空间,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是一道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好题.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在“薄膜干涉”一节中,讲到用干涉法检查平面时指出,“如果被测表面某些地方不平.那里的空气层的厚度相同的各点不再位于一条直线上,因此产生的干涉条纹就要发生弯曲.”那么,如果被测表面是凹下的,干涉条纹向哪一侧弯曲;如果被测表面是凸起的,干涉条纹又向哪侧弯曲?  相似文献   
9.
有一道关于带电电容器的连接物理竞赛题,题目如下: 例1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U=6伏,电阻R=5欧,电容器C_1=1微法,C_2=2微法,若先使电键K闭合,然后再将K断开,则断开后C_1两极板间的电压为____伏,C_2两极板间的电压为____伏。 分析 K断开前C_1带电量q_(10)=C_1U=6微库,C_2不带电,K断开后,C_1与C_2串联,多数考生仍按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串联的分压规律,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