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坚持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然而,其劳动计量上的技术性难题决定了只能在公有制经济绝大多数行业中按凝结的有效劳动分配。我国现行分配政策与按凝结的有效劳动分配偏离较大,因此,必须通过工资制度的改革和收入政策的调整加以矫正。按要素的均衡价格分配需要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前提,同时,还要有政府对要素市场的价格调节。按要素分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但会造成社会难以接受的贫富悬殊,后者亦需要政府收入政策的调节。一切非劳动要素在任何场合都可以按其均衡价格分配。就劳动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价格分配则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可计量领域;后者适用于一切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中劳动不可计量方面。  相似文献   
2.
国内需求不足诊治——兼评现行扩大内需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 ,中央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 ,有的已见成效 ,多半收效甚微 ,内需不足依然。因此 ,必须进一步探索扩大内需的途径和调整有关政策。其重点应该放在调整供给结构、加快改革步伐、缩小收入差距和发展非公有经济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三元经济"结构性特征决定了可以把乡镇产业作为全国产业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来研究.这一子系统在市场结构、行为和效果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同于农业和城市产业的特征.与城市产业相比,还存在着更为严重的规模不经济和非效率竞争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产业重组来提升乡镇产业组织化水平,以促进城乡产业组织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市场经济形成之前,西方各国国有企业多由战争需要而建立,数量很少且变动不居。现代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建立国有企业因此,经常性,制度化的国有企业是与现代市场相伴而生的。现代市场经济还要求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定量。现阶段,在我国依然表现为国有企业数量过多、总规模过大。因此,其总规模必须进一步的缩小,将一大批国有企业改为非国有企业。其途径有重组、破产、拍卖和赠与。  相似文献   
5.
论外部经济效果与乡镇企业集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部经济效果的形成和外部经济负效果的控制在客观上要求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在空间上的分散造成了经济人行为积极溢出的损失和消极溢出危害的增大及其控制成本的高昂。乡镇企业从分散走向集聚不但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而且将产生一系列的集聚效应,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收入分配无论是对于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非常重要。当一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时,政府必须通过再分配手段加以调节。然而,从发达国家经验和教训来看,单纯的和深度的政府再分配有其弊端,必须辅之以自愿再分配。自愿再分配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过大,必须通过强化政府再分配和自愿再分配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极大的推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可以从经典作家的论述中,从世界各国的比较中,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个案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中,经济制度最重要;市场经济制度的威力来自于市场经济制度的一系列本质特征;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关键在于加快市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化问题,至今鲜为人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分清中国工业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规律性剩余和虚假剩余;也有助于城镇非农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对接。农业劳动力剩余化指的是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中现代要素的投入、制度的创新、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总面积的减少,部分劳动力从必要到剩余的转化过程。它不包括以下三种现象:一是农业新生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在农业劳动力相对饱和的前提下,农业新生劳动力固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生来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存在从必要到剩余的转化过程。二是在工业化过程的某些阶段,因政策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对西方经济学批判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仍然将当代西方经济学斥之为庸俗经济学,二是认为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缺乏赖以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西方经济学揭示了很多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依据十五大报告精神,对国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减少的科学依据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从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中国国有制经济的现实状况,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与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相统一等方面,阐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较大幅度地减少国有经济比重的客观必然性,并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