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收集了李开复、张亚勤、沈向洋、林斌、童欣、张黔等30位工作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计算机领域的中国青年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他们曾经都很普通,在学习上甚至没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这是一本值得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的书,它的主旨不是教育孩子怎样去做像他们一样的人,而是教孩子成为优秀的“自己”。  相似文献   
2.
心寒是一名可爱的初中二年级女生,她坚持告诉我一定要用“心寒”这个名字,可见她内心的委屈与孤独。从她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她正经历着一种挣扎和煎熬。她渴望安全感,渴望保护,渴望来自亲情的永远的爱。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本教您怎样才能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的书,本刊摘编其中一章,希望通过讲述如何为孩子制定行为准则的观点,在家教实践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变偶像为榜样——岳晓东博士谈偶像——榜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偶像--榜样教育与传统的榜样教育不同。它主张采取“大禹治水”的态度,不是去堵,而是疏导。偶像崇拜,已成为时下青少年群体一个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现象,孩子们为国内外的偶像明星或喜或悲,甚至自杀、出走,很多父母、老师对此满心困惑。 本栏目曾在去年就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压弹教  相似文献   
5.
岳晓东博士,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在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任教,并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华南师大、南京师大等十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岳晓东博士在青少年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他所著的《登天的感觉》、《少年我心》、《哈佛热线》、《与真理为友》等心理学科普读物,深受读者喜爱。 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岳晓东博士。  相似文献   
6.
祖雷是一个帅气、懂礼貌的14岁男孩。然而,一年多前,他曾因用砖头拍人致伤,而受到派出所的拘留。以下是他的一段真实感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他在成长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王春芝,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心理咨询专家,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孩子对自己的物品太“大方”怎么办 问:我儿子8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个问题让我很困扰:他总是太大方,大方得让我头疼。我经常跟他说:想帮助别人是好事,但是要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他都听,但是做的时候就是另一回事了。上星期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班级活动,老师在上面讲完要求后就让孩子自己用剪刀剪。  相似文献   
9.
冰心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谢婉莹,作为二十世纪同龄人,她诞生在福州一位海军军官家庭。在她成年后的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她童年的生活环境和父母对她的教育和影响。本文摘选了冰心先生回忆童年教育的片段。  相似文献   
10.
记者访问了两位成年人,他们通过对各自不同的经历的描述,反思了童年从老师父母那里接受的不同的心理暗示,对他们的成长造成的影响。这些反思不仅带给他们以心灵的震撼,对于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更是有效的经验和警示。郭女士(50岁,机关公务员):说起心理暗示,我本来是很少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因为自己并不是学教育或心理的,也就不会太在意这些。然而,坐下来仔细想想,我惊奇地发现,一个人童年所接受的来自于长辈态度的暗示,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以后的生活、学习、处世的态度甚至自我评价。我成长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军官,对我们这四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