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体育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重音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重(500——583),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人。字子厚,一字德厚。梁时除五经博士。至后梁,宣帝授以中书侍郎。累迁都官尚书,领羽林监。周武帝致书礼聘。保定末到京师,诏令讨论五经,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露门博士。建德末还归梁,萧岿拜他为散  相似文献   
2.
小篆对籀文的省改与秦人的思维趋向古敬恒,孙建波我国古老的汉字若从仰韶古陶上的刻符算起,已经拥有六千年的悠久历史,单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到小篆,就绵延演进了一千多年。这些书体,都属于汉字发展史上的古文字阶段,其中甲骨文、金文为早期古文字,小篆为晚期...  相似文献   
3.
“该”字的本义,《说文解字》说是“军中约也”,不过并无确证(钱坫《说文解字斠诠》引《左传》“秦行人夜戒”说:“戒约即该约,古从亥之字往往与戒通。”此处并未使用“该”的本字,钱说也只是推测之辞)。据新《辞海》,“该”字共有四个义项:1.应当。2.欠,如“该账”。3.通“赅”。4.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如:该员、该件。木文主要探讨第四个义项即“该”  相似文献   
4.
《吕览》高注中所见古汉语基本词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训诂学材料研究古汉语词汇,这是词汇学研究的一条新径,不少学者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我们考察《吕氏春秋》(简称《吕览》)高诱注训释词,认为训释词是古汉语基本词的重要表  相似文献   
5.
体例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研治和传播《说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读若、一日等若干有代表性的体例,梳理并探析它们的演进轨迹,并以体例为视角,考察《说文》学史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广韵文字考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韵书.它虽为便利文人作诗取韵而作,实际上也是按音系编排的字书。要想读懂《广韵》,了解古代韵书、字书用字的体例,并进而探讨汉字的渊源流变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我们不可不对《广韵》的文字做一番爬罗剔抉、条分缕析的工作。这就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词义引申是词义运动的主要形式,词的引申义是词义系统的基本内容。《说文解字》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文字学著作,旨在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具体分析,在总结和归纳先秦典籍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仔细确定词的本义。与此同时,对于词的引申义,《说文》也并非一概采取回避或排斥的态度。在这部著作里,作者许慎时而有意、时而  相似文献   
8.
“章”字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章”字的字源结构,历来存在不同的说法。许慎《说文解字》:“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据我们对《诗经》、《尚书》、《左传》、《论语》、《孟子》等先秦古文献的考察,以“乐竟为一章”的用例罕见,许说颇为可疑再从字形看,商周古文字中“章”字作(乙亥毁)、(竟)、(颂),并非“从音,从十”结构,因而古文字学家均不赞同许说。“章”字的古文字构形及据究竟是什么,诸家说法歧出。如:1、林义光说:“(章)本义当为法,从辛。辛,罪也。以‘王束之;以约束有罪也。”2、高田忠周:“十,甲古文同形”,“…  相似文献   
9.
《宣室志》是唐人张读撰写的一部记述仙鬼灵异故事的传奇小说。名“宣室”者,盖取汉文帝召见贾谊论鬼神之义。此书保存了不少历史异闻和民间传说,对于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及唐代小说的发展,颇具参考价值。其语言简洁明快,其中有一些词语表现了时代的持点,值得注意。本文依据中华书局1983年版张永钦、侯志明点校本,对书中某些词语加以探讨,并对点校  相似文献   
10.
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结合而成,其中声符主要是为形声字注音,有的声符同时具有示源作用;而形符则表示彩声字的意义范畴。这在今天已成为文字学的基本概念。一、形符表义范畴的基本内涵。表义范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就具体的形声字而言,其表义范畴的大小总是确定的,而这一确定过程则由其形符加以完成。换句话说,形符是通过其能指(形体结构、语音与所承载的意义信息)来表示形声字的所指。习惯上,人们把具有相同形符的形声字群称为“同类词”。许威汉先生指出:“以部首为义符的同类词,反映了逻辑为基础的概念意义聚合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