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社区的特点与农村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区的特点与农村教育改革杨彬陈平水史克学山西大学教育系农村社区,又称农村共同体,或乡村社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农村社区正处在从农村向城市,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中。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社区的变迁如何影响农村教育功能的发挥,农...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的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制约并调节着整个教育过程.而价值取向往往是一个价值判断系统,它对整个系统的发展轨迹和前进方向起着调控、制约作用,因此,如果说教育目的制约着整个教育过程,那么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就调控、制约着教育目的乃至人类教育的发展方向.人们对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是从各自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在抉择和取舍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意向.目前,争论最多、影响最大、最具有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学术上认识最流行、最普遍的,就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的划分.教育目的中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之争,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论家所持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对立与冲突,在当今时代,二者应该实现统一和融合.  相似文献   
3.
教师心理素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心理素质内涵的分歧现代教育中,人们在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同时,逐渐认识到教师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须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同时,教师心理素质对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师素质中,心理素质所起作用尤为突出,教师个体专业角色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心理成熟水平。心理素质作为教师其他诸多素质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以其广泛的内容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教师其他素质的发展水平。鉴于此,有关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但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的…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由教育和教学活动将师生联系起来形成的一种社会体系,是学校组织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大部分日常教育计划和实践都是在班级中进行的。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体系,班级必然涉及到社会角色、组织结构、人际交往等一些社会学层面的因素,本文即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班级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本文基于对组织公民行为基本内涵和效能的分析,结合高校特有的组织属性和高校教师特有的社会属性,概括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基本特点和效用,并从高校组织文化、组织发展水平及高校管理策略等角度阐释了对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优秀教师心理素质认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优秀教师心理素质认知的比较研究从无约束短文分析法入手,归纳反映教师心理素质的词条59个,而后进行范围广泛的正式施测,要求被试就词条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判。数据统计采用主成份提取法、方差分析及q检验,得出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心理素质、品德心理素质、个性心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情感心理素质、意志心理素质及其他心理素质等因素。中学生、职前教师、现职教师三类被试在认知心理素质、品德心理素质、个性心理素质、意志心理素质等因素上的评定无显著差异,而在社会心理素质、情感心理素质、其他心理素质等因素的评定上出现显著差异。在对社会心理素质这一因素的评定上,中学生与职前教师两类被试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中学生、职前教师均与现职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即中学生、职前教师对优秀教师的社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评定明显高于现职教师。在对情感心理素质这一因素的评定上,中学生与职前教师之间、职前教师与现职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中学生与现职教师之间则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治国兴邦之策恐怕唯有“安居乐业”了?然而,对学校而言,只有让学生住宿好,学生才会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去聚精会神地学习,从而完成好学业。因此,为了住宿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打造出住宿新品牌,从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社会化与教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社会化指教师个体在知识、经验、能力和个性等方面不断适应教师这一特殊社会角色的过程,可以简要地将教师职业社会化理解为职业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在职业上变得更加成熟的过程。在这方面研究中较具特色的是斯特菲的研究,它将教师的职业社会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实习教师阶段;新教师阶段;专业化教师阶段;专家型教师阶段;杰出教师阶段;退休教师阶段。作为学校管理可依据这一理论,来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为所有的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对处于不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更富有针对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太原师范学院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为蓝本,从评价方法的选择、系统功能模块、实现中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如何设计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创新,教育改革与发展也要以创新为主题。教育创新的涵盖面广、意蕴丰富,包括教育在思想、体制、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高师教育而言,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必须在教学管理机制、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惟有创新,高师教育才能应对挑战,发挥自身优势,拓展未来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