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学校化建设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名校也各以其特有的化而称时,如何觅得新的“生命动力源”以促成名校可持续的、质的飞跃,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话语应当如何叙说才能使“人”真正在场 ?教育的灵性、激情、智慧、希望、勇气、信仰和爱应该怎样恢复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解放人的力量 ?带着诸多困惑和些许思索 ,翻开朱永新教授的新著《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版 ) ,一种豁朗由然而生 ,我们不由得再一次被朱永新先生对教育的挚爱和热情所深深地感染 ,被其精辟见解所折服。全书共分八章 ,即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 ,理想的学生和父母 ,阐发了理想教育的应有之义与构建之径 ;每章又从目的、内容、方式或方法、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那么,如何正确认识教师教育专业化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呢?对于这些问题,当前学术界是见仁见智。本文拟就此谈些我们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促进教育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育要积极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服务于一切人的发展;树立教育全面发展观,使教育服务于人的一切发展;树立教育协调发展观,统筹兼顾各级、各类、各地区教育的发展;改变教育增长方式,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确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5.
物力惟艰.奋斗以成。对于身处“穷国办大教育”这一整体境况之中的中国学校教育来说,欲使学校发展为名校,无疑需要一代人以至几代人的努力方能达成。然而,成为名校也并不意味着探索的脚步可以因此而停顿。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名校如何继往开来,不断赋教育品质以时代性,在持续发展中凸显生命张力,是名校始终面临着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是面向全省所有幼儿园进行的一项制度性评估项目。自2007年以来,各地积极贯彻省政府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认真实施《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标准》,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大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幼教普及和幼儿快乐成长,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江苏省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教育厅自2018年启动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评估,通过前瞻的制度设计和创新评建机制,引领带动全省普通高中提升办学质量和品质。首批20所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经过近四年创建,在立德树人任务落实、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教与学方式变革、卓越教师培养、师生发展评价体系健全等方面,取得系统成效。在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强化政策供给,立项学校坚持规划引领,评估机构广邀名家把脉,共同营造了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能否成为学校发展的本源,关键在于学校文化建设中道德领导的实施。因此,明确再造道德领导的目标与策略,为学校的改善觅得高的杠杆点,以促成名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现时期江苏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江苏县域评估指标着力从教育机会均衡、资源配置均衡、教育结果均衡、教育投入均衡和教育公共服务均衡等维度进行架构,将提高社会支持力、资源配置力、内涵发展力、体制机制保障力等核心指标作为优质均衡发展的着眼点,努力以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估指标及评估实践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10.
学校制度文化的现时缺失与建设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制度文化折射出学校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正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现存不足进而确立起科学的建设取向,有助于人本思想在制度管理实践中的落实,推动学校从"刚性管理""刚柔并济的管理"向"柔性管理"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