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以前我教完这篇课文后,常用“我的老师”或“我的×××”这样的命题来指导学生写记人记事的作文。但这样做法,不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的体会。后来我重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分析到藤野先生“惜别”赠照相这段文字时,我启发学生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感情这么深,临走那一天,藤野先生会不会去给鲁迅送行?”“最后分别的地方可能在哪里?”“当时他俩的心情怎样?”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我又进一  相似文献   
2.
古代有则寓言:母亲给三个儿子分桔子。三个儿子分别叫“2”、“1”、“0”。当时“2”分到2只,“1”分到1只,“0”没有分到。妈妈说:“‘0’是没有,是无。所以没有份。”于是,“0”就哭了。 后来,妈妈又来分苹果。兄弟们想出了个办法,“1”已和“0”紧排在一起,妈妈一看是10,就分了10只苹果。不久,妈妈又来分桃子时,“2”又和“0’紧排在一起,妈妈就分给20只桃子。分栗子时,三兄弟又紧排在一起,妈妈一看,数目太大了,栗子没有那么多。于是,“2”和“1”换了位置,妈妈给他们分了120个栗子,三兄弟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