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前些日子,听了一位教师执教朱自清的《春》,听后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3.
阅读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总带着一种期待心理来解读文本。只有当文本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且能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才能将蕴藏在文本中的作者的“初始视野”和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读者的“现今视野”交融在一起,达到“视野融合”,使得读者从文本中领悟出作者、编者的真正意图来。因此,从“阅读期待视野理论”的视角分析阅读期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与功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开发、运用教材的意识正在觉醒。但我们也看到由于很多教师认识上的局限性,或缺乏开发利用教材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仍难以摆脱教“教材”的传统定势。致使一些鲜活的教材变成学生认知上的物化材料。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薛有庆《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多么精练美妙的概括。这就注定语文应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那么,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亦要激荡美的旋律。《课标》指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运用文本插图,并引导学生通过插图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借图激趣,借图导学,借图练说,借图促写,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所谓"文点",即文本最能体现语文本体性的内容。它应是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和解决的最具语文教学价值的问题。笔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等现象,开展探寻文本之"文点"的教学研究,追求文本解读的语文性、个性化,力求教学在"文点"上做文章。经过研究实践,得出"文点"探究的几点策略,对增强语文课程意识、提高语文课堂实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则这样的笑话: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回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中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则这样的笑话: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回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伟大的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写过这样一首诗:没有什么大船像书一样,把我们载向远方。没有什么骏马像一页奔腾的诗行,把我们驮向远方。最穷的人也能如此纵横驰骋,无须艰辛跋涉,这辆战车多么简朴,载着人类的灵魂驶向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