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吉虹 《新闻知识》2002,(4):51-52
张天云的《唯实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同事,有缘先睹为快,且有不少感触。张天云同志系陕西日报主任记者,80年代后主要负责政治方面的宣传报道。因他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渐渐对评论产生了兴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有针对性地写了许多短小精悍、笔力犀利的好评论,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关注。《唯实集》是从他近些年来发表的数百篇新闻评论中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直面改革开放的现实,针对各时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刻分析,褒贬扬抑,旗帜鲜明,针对性较强,可读性也较强;加之语言流畅,篇幅短小,多为千字文,许…  相似文献   
2.
吉虹,海南省昌江县白沙村人。1965年于暨南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现为陕西日报高级记者,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他自幼喜欢文学,小学四年级开始在《海南日报》发表作品,中学时代就被报刊约稿。从事新闻工作以来,除写各种新闻体裁外,还写各种文艺体裁,现已正式出版著作七部。 人物通讯《旱原情》荣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传得很快。最近,我从海南回来,大家见到我都表示祝贺,总编尹维祖也表示祝贺,特别是省委书记安启元、副书记刘荣惠也给尹总打电话对我们表示祝贺。对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和鼓励,我们十分感激,谨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并把大家的深情厚意变为我们今后工作的精神力量。 《旱原情》获奖后,《新闻知识》、《今日陕报》等都约我写体会文章。盛情难却,只好谈些粗浅体会。 首先,要有创优意识。近几年来,报社领导重视报道质量,重视抓典型、抓优质稿件,还把今年定为“质量  相似文献   
3.
新疆少数民族图书馆自动化与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对维吾尔语文献计算机编目的情况和机读目录的样例; 新疆本地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文字计算机应用的情况, 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几个要素对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文字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动词过去时态是历年来各类英语考试中的常见考点。本文尝试从大学生对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习得现状入手,分析其习得困难原因,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各民族语言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亲属称谓语反映出了东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以及其文化背景,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使用称谓语,保证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出版与数字图书馆—从方正eBook战略看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内出版印刷与图书馆在现代化技术上的发展历程,在数字化方向下,数字图书馆与网络出版在电子图书前走到了一起,在方正的阿帕比的电子图书战略下,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